《後漢紀》孝章皇帝紀下卷第十二

三月,護羌校尉傅育追虜出塞,戰歿。

夏四月丙子,令天下死罪囚減死一等,徙戍邊。廷尉郭躬上疏曰:“聖恩所以減天下死罪使戍邊者,欲實疆境而重人命也。去死就生,與老弱復相見,莫不歡喜。自丙子已來,犯罪者甚多,應入重〔論〕〔一〕。今已牢獄者,蒙更生之恩也。而始被執錄者,獨受大辟之刑,示不均也。書曰:‘王道蕩蕩,無偏無黨。’〔二〕均大恩以令民。”上喜之,即詔悉赦焉。

〔一〕 據范書補。又范書“犯罪” 作“死罪”。而陳澧以為“犯罪”下脫“亡命”二字。

〔二〕 出書洪範,而此引上下句倒置。

躬字仲孫,潁川陽翟人也。父弘及寇恂等時,為決曹掾,諸罹文為弘所決者無恨,治獄三十餘年,郡中稱之,比之東海於公〔一〕。躬復以明法稱,稍遷尚書、廷尉。其決斷在哀矜,所免者甚眾,悉條諸文致重者四十餘事,奏除之。躬弟子鎮知名,後至廷尉,封侯。子孫皆修家業,以名理相待,為公者一人,廷尉者八人〔二〕,為刺史二十餘人〔三〕。

〔一〕 漢書於定國傳曰:“其父於公為縣獄吏,郡決曹,決獄平,罹文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

〔二〕 范書郭躬傳作“七人”。初學記卷十二引華嶠書亦同。又范書其上尚有“侯者三人 ”,袁紀恐脫。

〔三〕 范書作“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將者二十餘人,侍御史、正、監、平者甚眾” 。袁紀必有脫文。

六月戊辰,司徒桓虞策免,司空袁安為司徒,光祿勛任隗為司空。

自元和已來,鳳皇、麒麟、白虎、黃龍、鸞鳥、嘉禾、朱草、三足鳥、木連理為異者數百,不可勝紀,鹹曰福祥,以為瑞應。何敞辟太尉宋由府,乃言於宋由、袁安曰:“瑞應依政而生,昔海鳥止,魯文仲祀之,君子譏焉〔一〕。鴝鵒來巢,奪陽之象〔二〕,孔子睹麟而泣曰:‘吾道窮矣!’〔三〕其後季氏有逐君之變〔四〕,孔子有兩楹之殯〔五〕。今非常鳥獸,品物非一,似鳳翔屋,怪草生庭,不可不察也。”由、安不敢應。

〔一〕 國語魯語曰: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 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又曰:“今海鳥至,己不知而祀之,以為國典,難以為仁且智矣。夫仁者講功,而智者處物。無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問,非智也。今茲海其有災乎?夫廣川之鳥獸,恆知避其災也。”是歲也,海多大風,冬暖。文仲聞柳下季之言,曰:“信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二〕 見昭公二十五年春秋經。“ 鴝”作“□”。楊伯峻曰:“□同鴝,音劬。□鵒即今之八哥,中國各地多有之,春秋記此,以為昭公出走之先兆,蓋古代迷信。”

〔三〕 見哀公十四年公羊傳。古者以麟為太平之符,聖人之類。時得麟而死,孔子自以為是己將死之徵,故涕泣而感嘆。

〔四〕 昭公二十五年左傳曰:公伐季平子,叔孫、孟孫伐公徒以助季氏,昭公哭於墓而去國。

〔五〕 禮記檀弓上曰:“夫子曰: ‘賜,爾來何遲也?夏後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寢疾七日而歿。”集韻曰:“楹,柱也。”

秋七月,齊王晃坐事母不孝,貶為蕪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