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工作的成本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實行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下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會議制度,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實現的途徑。但是,這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主形式,它的成本投入同樣是很高的。僅中央到地方,各級各地每年召開的一次人代會、政協會,開支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至於遇到地方黨委、人大、政府和政協換屆的年份,財政支出則更大。

因此,要說省錢、省力、省時,~政治是最簡單、最節省的一種政制。它不需要民主選舉、不需要民主管理、不需要民主決策、更不需要民主監督,只有執政者的~、專斷。但這種政制從政治上看,是腐朽沒落的;從經濟上看,雖不需要投入,但其用人失當或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害將會是更巨大的,是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公選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符合當今時代發展要求的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上擴大民主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它同樣需要投入。當然,這種投入所產生的不會直接是經濟方面的效益,而主要是社會政治方面的效益。但如果我們從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這個理念上去思考,從”關鍵在人”、”以人為本”這個角度上去分析和實踐,選出一批優秀領導人才,選好一個堅強領導班子,這將對一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是無可估量的。

2、一個優秀領導人才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和成本的投入。俗話說,十年樹人,百年樹木。一個優秀領導人才的成長主要靠內因,也要靠外因,即組織的培養。組織培養就需要投入,如進黨校學習、高校深造、出國培訓等。通過學習,提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素養,提高政策水平,增長業務知識,開闊眼界。這不僅需要組織上提供時間保障,而且要有一定的經費投入。領導幹部還要有協調、決斷能力,駕馭全局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等,對此需要經受實踐鍛鍊。組織上安排其上掛、下派、輪崗、交流等,讓被培養者在實踐中鍛鍊、提高和成長,這也是一種投入。應該講,對人才培養的投入,是最具有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的生產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一種投入。

自從實施公選以後,優秀領導人才可以在本地、本系統、本單位、本部門培養和選拔,也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廣羅外地及社會上的優秀人才為我所用。雖然這一過程”公選”需要高投入,但這種投入與本

地、本系統、本單位及本部門自己培養1名優秀領導人才的投入相比,公選仍不失為是一種投入少、產出大、見效快的好方法。我市培養1名市管領導幹部的費用要遠遠高於公選1名幹部的費用。6位公選幹部,如果由我市選送去海外培訓,其經費當在284萬元。另外,在去年的公選中,我市在外地落選的優秀人員中又引進了12位處級幹部,其中博士3名,碩士5名,大學本科4名,均為60年以後出生。而去年公選,是我市歷次公選中費用開支最大的一次,近96萬元,錄用21個職位,平均每職4.6萬元。即便如此,我們從成本核算的角度去分析,公選每個職位的平均投入與自己培養1名領導人才的投入相比,仍是產出遠遠高於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