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工作的成本研究

2、統一考試,試行公選幹部任職資格證制度。在這次調研中,大家對建立任職資格證考試制度反響比較強烈。但是對如何實施任職資格考試制度,目前有三種不同的意見:一是由省里定期進行分級分類統考,讓符合條件的報名者參加統一的區分不同職級要求的公共知識考試,然後由各級組織部門根據各地幹部人才資源的需求情況確定入圍分數線,進入入圍分數線的幹部就取得了今後參加公開選拔相應職級領導幹部的資格並發給其證書,納入組織部門的後備幹部人才庫,由各級組織部門統一掌握和管理。當開展公選時,由各組織部門根據目標職位的特點和具體要求,從參加報名的具有任職資格證書的人選中擇優確定人選直接參加面試。二是某地在公選後,對筆試或面試入圍的人選發給其任職資格證書,下次該地再公選時就不必再參加筆試或面試(資格只保留一次)。三是由省或市定期分級分類統一組織筆試和面試,最後由組織考試單位分別劃定筆試加面試最低分數線,入圍者就取得了資格證書。此後,組織部門開展公選時,就在這些持有資格證書的人選中擇優直接進入考察。

這三種方法都有比較明顯的不足。第一種方法,將統考僅限於公共知識部分,專業知識、面試仍各自為政,還是達不到集約高效的目的。第二種方法,實際上是公選成果的綜合運用,把通過筆試進入面試和通過面試進入考察最後未錄取的人選列入後備幹部庫,但實際利用率不高。因為每次公選職位有限,入圍人數也有限,且下次公選時推出的職位不一定與上次公選時的職位相一致,這樣就不可能在持有資格證書的人中選拔。第三種方法,不考專業知識,不進行專業面試,難以全面、深入地把握領導幹部的基本素質。

我們認為,根據中發〔XX〕4號中共中央關於印發《XX年-XX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的通知中的有關要求,將公選工作中的筆試與中央即將建立的縣以上黨政幹部政治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考試制度結合起來是一種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領導幹部政治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考試由中央或省里定期統一舉行。通過考試,取得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證書的可以在公選中免於筆試。因為知識需要經常更新和補充,所以資格證書在一定期限內有效,超過期限,自動失效,但可再參加新一輪的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考試。為與公選工作相銜接,黨政幹部政治理論水平考試的命題要充分考慮中央組織部已經公布的全國公選幹部考試大綱要求,除通常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xx”xxxx”重要思想、時事政治以外,要有行政管理學、領導科學、經濟學、法學、中國近代史、中~史等領導幹部所必備的基本知識。面試由各級組織部門自己組織,在面試中要適當增加公選職位專業知識方面的份量。把公選中的筆試與領導幹部政治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考試結合起來,可以避免幹部政治理論水平任職資格考試與公選筆試的相互重複,可以省去公選工作中成本投入大,且又非常重要的筆試這道程式,可以增強考試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公正性。因此,應是積極可行的。

3、規範試題,建立和啟用公選標準化試題庫。據我們對本市市、縣(區)兩級33次公選筆試和面試試題來源的調查,筆試題包括公共卷和專業卷從外地有關考試中心購得的有15次,占45%,其次是請有關黨校或大專院校等單位命題。面試題由組織部門牽頭,邀請有關公選職位部門和有關考試中心命題有19次,占57%,其次是從大專院校和本級組織部門等單位提供。去年公選我市有5個城區向長沙考試中心購卷,有三個縣向本省的寧波、溫州等有關部門購卷。因此,要求建立標準試題庫的呼聲極高。我們在問卷調查中有681人贊成建立統一的標準化試題庫,占被調查總人數的62.29%。建立統一的公選標準化試題庫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