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圈建設發展計畫

2、夯實項目支撐。牢固樹立以項目抓機遇、以項目促發展的觀念,以重點項目為支撐,按照“完工項目抓運行、在建項目抓質量、前期項目抓開工”的思路,每年分解出具體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健全機制,加強監管,切實推進重點項目的建設。積極策劃能夠加速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特別是產業發展項目,完善重點項目儲備庫,滾動實施,及時最佳化調整投資方向和投資結構,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加強領導,完善考核

1、強化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專門領導機構,每年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承接一小時經濟圈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完善縣級領導重點聯繫和指導區域發展的工作制度。縣級各部門要把承接一小時經濟圈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從本部門職能出發,制定政策措施,緊緊抓住重慶建設一小時經濟圈的大好機遇,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銜接,爭取更多優惠政策和資金,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建立縣級部門聯繫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的規劃、土地、環保等具體問題。

2、建立公平激勵的人才機制。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圍繞人才使用、培養、引進三個環節,落實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分配、獎勵和醫療保障等政策,完善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健全人才發展激勵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促進人才聚集,增加人才總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切實加強人才教育培訓,積極培育人才市場,全面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大對優秀人才創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探索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實現形式。打破人才市場發展的體制障礙,建立各類人才市場,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3、完善目標考核。制定科學合理的分類考核指標體系,建立促進科學發展、激勵先進的考核評價機制,獎勤罰懶,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評價和幹部任免的重要依據,形成憑實績任用幹部的正確導向。

4、強化規劃監管。規劃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對政府實現巨觀調控職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法辦事,依規劃辦事,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途徑和根本保證。加強規劃之間的銜接和協調,嚴格依規劃辦事。根據規劃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分解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年度發展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確保圓滿完成。

抓住重慶建設一小時經濟圈機遇,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艱巨,需要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全縣各部門、街鎮鄉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上來,大力培育和弘揚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精神,繼續深化效率革命,主動成為建設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奮力開創加快大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