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圈建設發展計畫

二、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把握一條主線、實現兩大突破、打造四大品牌、推進三項建設”的發展思路,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統攬,以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為抓手,以創新機制、體制為動力,以“加快”和“率先”發展寶郵路特色經濟帶為戰略平台,突破制約瓶頸,加速實施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旅遊帶動戰略,梯次推進、錯位發展,帶動全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要素的基礎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促進人口轉移、產業聚集和城鎮發展;又要充分發揮政府最佳化發展環境、制定規劃政策的引導作用,強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和發展公益事業的責任。

2、發揮效率與促進公平相結合。既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集聚產業和要素,壯大特色經濟規模;也要充分發揮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作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生活水準。

3、重點突破與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全力打造寶郵路特色經濟帶,做大做強組團城市規模,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也要協調推進縣域 其他城鎮建設和產業發展。既要著力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也要著力於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4、上級支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既要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把大足作為成渝經濟區建設的戰略支點,為加速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也要立足自身努力,解放思想,勇於開拓,開創一條符合自我發展的道路。

(三)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統籌取得重大進展,力爭一年一變樣、三年上台階、五年大發展,把大足建成“國際旅遊勝地、五金汽摩重鎮、現代農業基地、生態宜居城市”,全面提升直轄市“視窗”和“門戶”形象,2024年實現城鄉統籌的小康社會目標。在XX年基礎上,分階段主要預期目標:

—— XX,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有效緩解,產業支撐體系初步確立,城鎮結構和功能更加完善,生態縣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統籌城鄉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8.0億元,年均增長15.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750元,年均增長14.8%;地方財政收入達到7.9億元,年均增長25.0%;城鎮化率達到42.1%。

—— 2024年,全面建成城鄉統籌發展的小康社會,生態縣基本建成,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直轄市“視窗”和“門戶”形象全面提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1.0億元,年均增長1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700元,年均增長14.0%;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9.72億元,年均增長18.0%;城鎮化率達到56.1%。

—— 2024年,國際旅遊名城、五金汽摩之都、現代農業基地基本建成。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3.0億元,年均增長14.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2560.0元,年均增長13.9%;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5.1億元,年均增長18.0%;城鎮化率達到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