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圈建設發展計畫

——積極發展建築建材業。圍繞石灰石、石英砂、頁岩等優勢礦產資源,積極策劃、實施一批建材業結構調整項目;適應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需要,積極發展牆體材料、玻璃、陶瓷、鋼模板和化學建材等為主體的現代建築材料產業。

3、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採取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聯姻和與大企業合作等方式,積極發展線纜、納米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生物工程和生態環保等新興產業,不斷擴大工業發展領域。

(三)實施旅遊帶動戰略,建設國際旅遊名城

充分發揮人文、生態兼有的旅遊資源優勢,“背靠大集團、規劃大手筆、開發大市場、投入大氣魄”,以寶頂山、南北山為主體,打造石刻藝術人文旅遊區;以玉龍山、龍水湖為主體,打造生態休閒旅遊渡假區;通過寶郵路、組團城市連線大道(縣城-龍水-玉龍)串聯,構建大足黃金旅遊經濟帶,使旅遊產業結構從低水平向高水平轉化、使過境游向目的地游轉化、使目的地游向國際旅遊名城轉化,形成中國西部旅遊業發展重要的增長極。2024年遊客達到6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35.0億元。 ,

1、建設西部佛教聖地。充分發揮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在重慶旅遊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文物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擴大寶頂山石刻景區面積,建設寶頂仿古鎮,加大宗教文化旅遊等產品開發力度,把寶頂山和北山大景區打造成中國西部佛教旅遊聖地。

2、打造創意產業基地。加大影視文化旅遊、森林旅遊、湖泊旅遊、溫泉旅遊等產品開發力度,把玉龍山-龍水湖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知名的會議休閒度假中心和集“石刻王國、溫泉故里、影視創意、萬國風情”於一體的國家級創意產業基地。

3、推進旅遊聯合促銷。加強與周邊旅遊資源富集的省、市聯合,儘快形成一批跨地區、跨省市的旅遊線路,聯手構建跨區域旅遊線路;加強與旅行社的聯合,強化“精美石刻”品牌宣傳與促銷,在鞏固發展國內市場的同時,加大國際市場促銷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促銷格局。

4、建設完善旅遊設施。推進寶頂至銅梁雙山鄉二級公路、龍水湖環湖二級公路、玉龍山旅遊二級公路等旅遊公路建設。在加快推進縣城高檔次賓館建設的基礎上,合理布局寶頂古鎮和龍水湖三星及以上賓館3家,及時配套建設水、電、氣和信息等基礎設施。

5、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堅持旅遊服務標準化,不斷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規範旅遊景區導遊解說詞,加強景區導遊的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培養,不斷提高導遊服務水平。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環節,完善接待程式和服務制度,加強對飯店、賓館、旅行社,商店、歌舞廳等服務場所的規範管理。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有計畫地選派旅遊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到各地學習培訓,積極開展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管理、服務水平。

(三)實施產業化戰略,建設現代農業基地

堅持“優勢農業集中連片,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集中,重要農產品分區布局”的發展思路,走土地經營規模化、農業主體組織化、農業經營產業化、農業生產標準化、農業模式生態化、農業耕作機械化發展道路,大力推廣運用現代農業技術成果,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和綜合生產能力。到2024年,農用地集中度達到40% 以上。加快發展節約型循環農業,提升產業層次。扶持發展各種農村合作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