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單元教學計畫(七年級)

課題

跨越式跳高

預計課時

4

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為13、14歲左右,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也稱為青春期初期,朝氣蓬勃、富於想像,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他們在國小《體育與健康教育》課中已經初步了解和學習了這一教材,但是國小主要是以激發興趣練習為主,沒有進行具體技術動作的學習,因此學生沒有真正地完善地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術動作。學生作為個體,不僅具有其獨立性,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像、模仿等能力的舞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比賽,體現現代人追求成功,嘗試冒險、挑戰,靠努力和奮鬥贏得勝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傾向。也可使學生心裡積聚的壓力得到宣洩,心情愉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

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跨越式跳高學習與體驗和各種跳躍的輔助動作練習,使學生了解跳躍運動的作用;初步體會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基本技術和動作過程;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彈跳力,發展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培養勇敢、頑強、果斷等優良品質和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及參加體育鍛鍊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課次

教學內容

課時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主要策略

1、  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與起跳。

2、  單腳起跳,以頭觸高物。

1、  體會助跑與起跳動作的協調配合。

2、  提高彈跳力,發展靈敏素質。

重點:起跳技術。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

1、  學生自由跨越橫桿練習。

2、  指導學生確定起跳腿和擺動腿。

3、  教師依次領做邁放起跳腿、擺動腿、擺動臂的模仿練習。

4、  指導學生進行單腳起跳,頭觸高物練習。

5、  觀察輔導。

1.  跨越式跳高的過桿、落地技術。

2.  遊戲:跳過人索橋。

1.學會助跑、起跳、過桿、落地的完整動作。

2.提高彈跳力、協調性、靈敏性。

3.體驗互助學習的樂趣,逐步養成不怕困難及互幫互助的精神。

重點:擺動腿和起跳腿的過桿技術。

難點;擺動腿過桿後內鏇下壓,帶動上體內轉。

1、  利用掛圖進行教學。

2、原地單腳起跳,體驗擺動腿內鏇技術。

3、越過一定高度的皮筋。

4、斜線助跑引導學生進行起跳、過桿、落地完整練習。

5、學生展示,指出優缺點。

6、分組合作練習。

7、巡視指導。

課次

教學內容

課時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主要策略

1、  跨越式跳高完整技術練習。

2、  連續蹲跳起。

1、  學會確定助跑步點的方法,能用全程助跑完成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動作。

2、提高彈跳力、協調性、靈敏性。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跨越式跳高完整技術的學習。

難點:各技術動作環節的協調結合。

1、  指導學生學會用“跑步法”測定助跑步點的方法。

2、  學生利用測定的步點進行助跑練習。

3、  在較低的高度上進行完整技術的練習。

4、按能力分組練習。

5、指導學生進行蹲跳起練習。

跨越式跳高教學比賽

1、  了解跳高比賽的有關規則要求。

2、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競爭力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戰勝自我,體驗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