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章皇帝紀上卷第十一

〔三〕 “樂雲”,典出論語陽貨,其文曰:“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馬融曰:“樂之所貴者,移風易俗,非謂鐘鼓而已。”

〔四〕 范書孝義傳所錄華嶠序,“ 孝養”作“致孝”。按孝經紀孝行章曰:“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故華嶠言“三牲非孝養之主”。

〔五〕 “務”,范引華嶠序作“存 ”。

〔六〕 “過”,范引華嶠序作“遁 ”。

〔七〕 范引華嶠序,“養”作“孝 ”。

〔八〕 范引華嶠序,此句作“脩己以致祿,養之大也。故言能道養”云云。袁紀恐有脫文。且“定”系“言”之誤。陳璞曰:“‘言’,草書似 ‘定’也。”故據以改,下句同。又“禮”,范引華嶠序作“祀”。

〔九〕 范引華嶠序作“則仲由之菽,甘於東鄰之牲”。

〔十〕 范引華嶠序作“患小菽之薄 ”。

〔十一〕據范引華嶠序補。

〔十二〕范引華嶠序作“存誠以盡行,孝積而祿厚者”。

〔十三〕語出論語先進。陳群曰:“ 言閔子騫上事父母,下順兄弟,動靜盡善,故人不得有非間之言。”疏曰:“間,謂非毀間廁。”

〔十四〕漢書石奮傳曰:石奮“無文學,恭謹,舉無與比”。“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於是“號奮為萬石君”。又曰:“慶於兄弟最為簡易。出為齊相,齊國慕其家行,不治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又汪文台輯華嶠書,末句作“
人慕其言而治”,黃本亦作“言” ,然按漢書作“慕其家行”,仍當以蔣本為是。

〔十五〕語出論語為政孔子之言。按尚書君陳曰:“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孔子之言,蓋本於此。

二年(丁丑、七七)
夏四月,徙羌降者於河東。
封汝南王舅陰堂為西陵侯。楚王英子五人為列侯,勿置相臣吏人。

戊子,有司依舊典奏封諸舅〔一〕,太后詔曰: “有舊典,舅氏一人封也。吾非謙而不為,誠昧所可耳。今水旱連年,民流滿道,至有餓餒者,而欲施封爵,上行之為失政,臣受之為喪軀,不可明矣。先帝嘗言: ‘諸王財令半楚、淮陽〔二〕,吾子不當與光武帝子等。’〔三〕今何以馬氏比陰氏乎?且陰衛尉天下稱之,省中御者出,不及履而至門,此蘧伯玉之敬也〔四〕。又有好賢下士吐握之名〔五〕。〔新〕(親)陽侯雖剛強〔六〕,微失理,然有方略,據地談論,一朝無雙。原鹿貞侯勇猛誠信〔七〕,此三人者天下選臣,豈可及哉,馬氏不及陰氏遠矣!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虧先後之法,有毛髮之罪,吾不釋也,言之不捨晝夜,而親屬犯之不止,治喪起墳,又不時覺,是吾言之不立,耳目之塞也。

〔一〕 初學記卷二四引袁紀,“奏封”作“請封”。太平御覽卷一八二引袁紀,同今本。

〔二〕 范書皇后紀“財”作“裁” ,二字古通用。

〔三〕 明帝永平十五年夏四月封諸皇子詔文。

〔四〕 史記仲尼弟子傳索隱引大戴禮曰:“外寬而內直,自娛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存亡,蘧伯玉之行也。”蘧伯玉,衛大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