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人又對兒子說:“聖怒如此,我今日不為自身擔憂,而為黃、葉二位性命擔憂。晚
飯後,你親自去鎮撫司衙門一趟,打聽他們受刑以後的情況如何。”
“大人,既然聖上多疑,最恨臣下有黨,兒子前往鎮撫司好么?”
“滿朝都知我無黨。此心光明,可對天日。你只去看一看石齋先生死活,何用
害怕!”
劉溝見父親意思堅決,不敢做聲,恭敬退出。關於上本回話的事,他只好請母
親親來婉勸。
到了晚上,劉宗周開始起草奏疏。窗子關得很嚴。風從紙縫中打陣兒吹進,吹
得燈亮兒搖搖晃晃。他的眼睛本來早就花了,因燈亮兒不斷搖晃,寫字越發困難。
倘若是別的大臣,一定會請一位善做文章的幕僚或門客起個稿子,自己只須推敲推
敲,修改一下,交付書吏繕清。但劉宗周自來不肯這樣。他每次上本,總是懷著無
限誠敬,自己動筆,而且先淨手,焚香,然後正襟危坐,一筆不苟地起稿。何況這
封疏關係重大,他更不肯交別人去辦。


他剛剛艱難地寫出兩段,他的夫人冒著雨,由丫環梅香攙扶著,來到書房。他
停住筆,抬起頭望了望,問道:
“這么大的雨,滿院都是水,你感冒才好,來做什麼?”
老夫人顫巍巍地走到書桌旁邊坐下,輕輕地嘆口氣,說:“唉,我不放心呀!
今日幸虧眾官相救,皇上聖恩寬大,沒有立刻治罪,叫你下來回話。你打算如何回
話?”
“你放心。我寧可削職為民,斷不會阿諛求容,有負生平所學,為天下後世所
笑。”
老夫人憂愁地說:“唉,天呀,我就知道你會要固執到底!這樣豈不惹皇上更
加震怒?”
他故意安慰她說:“皇上是英明之主,一時受了蒙蔽,此疏一上,必能恍然醒
悟。”
“雖說皇上聖明,也要防天威莫測。萬一他不醒悟怎么好?”
“忠臣事君,只問所言者是否有利於國,不問是否有利於身。當國勢危急之日,
不問自身榮辱,直言極諫,以匡朝廷之失,正是吾輩讀書人立朝事君之道。朝廷設
都御史這個官職,要它專糾百司①,辨明冤枉,提督各道②,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官。
我身為都憲,倘遇事唯唯諾諾,畏首畏尾,不能諫皇上明正賞罰,不能救直臣無辜
受譴,不能使皇上罷聚斂之議,行寬仁之政,收既失之人心,不惟上負國恩,下負
百姓,亦深負平生所學。”

①百司——指所有衙門,也指百官。
②各道——指全國十三道御史和按察使。

“你說的道理很對,可是,我怕……。唉,你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啦,還能夠
再經起一次挫折?如蒙重譴,如何得了啊!”
“正因為此生余日無多,不能不忠言諫君。”
“我怕你早晨上本,不到晚上就會像石齋先生一樣。今日下半天,東廠和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