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衛打事件的人們就在附近不斷窺探;聽僕人們說,直到此刻,夜靜人稀,風雨不住,
還時有行跡可疑的人在門前行動。聖心猜疑如此,全無優容大臣之意,我勸你還是
少進直諫吧。留得性命在,日後還有報主之日。”
“胡說!縱死於廷杖之下,我也要向皇上痛陳時弊。你與我夫妻數十年,且平
日讀書明理,何以今日如此不明事理?去吧,不要再說了!”
老夫人見他動了怒,望著他沉默一陣,用袖子揩揩眼淚,站了起來。她還是想
勸勸丈夫,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搖搖頭,深深地嘆息一聲,然後扶著丫環的
肩膀,顫巍巍地離開書房,心中想到:一場大禍看來是逃不脫了!
劉宗周撥大燈亮,繼續起稿。他深知大明江山有累卵之危,而他寧死也不願坐
視局勢日非而緘口不言。他想著近些年皇上重用太監做耳目;把心腹太監派去監軍,
當做國家干城;又以嚴刑峻法的刑名之學作為治國大道,不但不能使政治清明,反
而使政令陷於煩瑣。這樣,就只能使國事一天比一天壞,壞到今日沒法收拾的局面。……
想到這些,他憤慨而痛心,如同骨鯁在喉,非吐不快,於是直率地寫道:

耳目參於近侍,腹心寄於干城;治術雜刑名,政體
歸叢脞。天下事日壞而不可收拾!

窗外的雨聲越發大了。雷聲震耳,房屋和大地都被震動。閃電時時照得窗紙猛
然一亮。燈光搖擺不停。劉宗周放下筆,慢慢地站起來,在布置得簡單而古雅的書
房中走來走去。許許多多的重大問題都湧現心頭,使他十分激動,在心中嘆道:
“如此下去,國家決無中興之望!”他越想越決意把朝廷的重大弊政都寫出來,縱
然皇上能採納十分之一也是好的。他一邊邁著蹣跚的步子踱著,一邊想著這封疏遞
上以後會不會被皇上採納,不知不覺在一個書架前站住,仿佛看見自己被拖到午門
外,打得血肉狼藉,死於廷杖之下,屍首抬回家來,他的老伴伏屍痛哭,抱怨他不
聽勸阻,致有此禍……
過了一陣,他把拈著白須的右手一揮,眼前的幻影登時消失。他又踱了幾步,
便回到桌邊坐下,拿起筆來,心中一陣刺痛。一種可能亡國破家的隱痛,過去也出
現過,而此時更為強烈。他不由得脫口而出地小聲說:
“寫!我一定要照實地寫!”
他正在寫著崇禎皇帝的種種錯誤行事,朝廷的種種弊政,突然一個特別響的霹
靂在窗外爆炸,震得燈亮兒猛地一跳,幾乎熄滅。狂風夾著傾盆大雨猛灑在屋瓦上、
葡萄架上、庭院中的磚地上,發出海潮似的聲音。劉宗周望望窗子,想著今夜北京
城內不知會有多少人家牆倒屋塌,不覺嘆口氣說:
“不是久旱,便是暴雨成災!”
他想起來前年秋天從浙江奉召來京時在長江以北所見的城鄉慘象。淮河以南,
幾百里大水成災,白浪滔天,一望無際,許多村莊僅僅露出樹梢和屋脊。人山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