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學而篇上

△學而時習之章

今讀論語,且熟讀學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餘自然易曉。〔壽昌〕

學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有朋自遠方來",在"時習"之後;"而親仁",在"入則孝,出則弟"之後;"就有道而正焉",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之後;"毋友不如己者",在"不重則不威"之後。今人都不去自修,只是專靠師友說話。〔璘〕

入道之門,是將自家身己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久之與己為一。而今人道理在這裡,自家身在外面,全不曾相干涉!〔僩〕

劉問"學而時習之"。曰:"今且理會個'學',是學個甚底,然後理會'習'字、'時'字。蓋人只有個心,天下之理皆聚於此,此是主張自家一身者。若心不在,那裡得理來!惟學之久,則心與理一,而周流泛應,無不曲當矣。且說為學有多少事,孟子只說'學問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蓋為學之事雖多有頭項,而為學之道,則只在求放心而已。心若不在,更有甚事!"〔雉〕學習。

書也只是熟讀,常記在心頭,便得。雖孔子教人,也只是"學而時習之"。若不去時習,則人都不奈你何。只是孔門弟子編集,把這個作第一件。若能時習,將次自曉得。十分難曉底,也解曉得。〔義剛〕

或問:"'學而時習',不是詩書禮樂。""固不是詩書禮樂。然無詩書禮樂,亦不得。聖人之學與俗學不同,亦只爭這些子。聖賢教人讀書,只要知所以為學之道。俗學讀書,便只是讀書,更不理會為學之道是如何。"〔淳〕

問:注云:'學之為言,效也。''效'字所包甚廣。"曰:"是如此。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皆學效之事也。"〔驤〕容錄云:"人凡有可效處,皆當效之。"

吳知先問'學習'二字。曰:"'學',是未理會得時,便去學;'習',是已學了,又去重學。非是學得了,頓放在一處,卻又去習也。只是一件事。'如鳥數飛',只是飛了又飛,所謂'鷹乃學習'是也。"先生因言:"此等處,添入集注中更好。"〔銖〕

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義剛〕

讀書、講論、修飭,皆要時習。〔銖〕

"學而時習之",雖是講學、力行平說,然看他文意,講學意思終較多。觀"則以學文","雖曰未學",則可見。〔伯羽〕

或問"學而時習之"。曰:"學是學別人,行是自家行。習是行未熟,須在此習行之也。"履。

問:"時習,是溫尋其義理,抑習其所行?"曰:"此句所包廣。只是學做此一件事,便須習此一件事。且如學'克己復禮',便須朝朝暮暮習這'克己復禮'。學,效也,是效其人。未能孔子,便效孔子;未能周公,便效周公。巫、醫亦然。"〔淳〕

學習,須是只管在心,常常習。若習得專一,定是脫然通解。〔賀孫〕

且如今日說這一段文字了,明日又思之;一番思了,又第二、第三番思之,便是時習。今學者才說了便休。〔學蒙〕

問:"如何是時習?"曰:"如寫一個'上'字,寫了一個,又寫一個,又寫一個。"當時先生亦逐一書此"上"於掌中。〔節〕

國秀問:"格物、致知是學,誠意、正心是習;學是知,習是行否?"曰:"伊川云:'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這未說到行。知,自有知底學,自有知底習;行,自有行底學,自有行底習。如小兒寫字,知得字合恁地寫,這是學;便須將心思量安排,這是習。待將筆去寫成幾個字,這是行底學;今日寫一紙,明日寫一紙,又明日寫一紙,這是行底習。人於知上不習,便要去行,如何得!人於知上不習,非獨是知得不分曉,終不能有諸已。"賀孫 。

問:"程子二說:一雲'時復思繹',是就知上習;'所學在我',是就行上習否?"曰:"是如此。"〔柄〕

"浹洽"二字,宜子細看。凡於聖賢言語思量透徹,乃有所得。譬之浸物於水:水若未入,只是外面稍濕,裡面依前乾燥。必浸之久,則透內皆濕。程子言"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極有深意。(先生令諸生同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須以近者譬得分曉乃可。如小子初授讀書,是學也。令讀百數十遍,是時習也。既熟,則不煩惱,覆背得,此便是說也。書字亦然。或問中云:"學是未知而求知底工夫,習是未能而求能底工夫。"以此推之,意可得矣。"雜說載魏帝"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鍾"之令。答者云:"吳人沒水自雲工,屠兒割肉與稱同,伎兒擲繩在虛空。"蓋有類三句。陳思王見三人答後,卻云:"臣解得是'習'字。"亦善謔矣。皆說習熟之意。先生然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