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生活日記

篇一:五年級數學生活日記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低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低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著這兩路車,突然笑著對我說:小溦,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3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爺爺疑惑地看著我:喔,是嗎?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低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х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低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篇二:五年級數學日記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

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么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篇三:生活中的數學日記

今天,學完小數除以小數不好除,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後,爸爸給我出了兩題:

(1)小李批發了13.6噸水果,他租了一輛載重量是4噸的卡車來運,他至少要幾次才能全部運完?

(2)興旺服裝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我一看到題目就迅速用四捨五入法將把這兩題解決了:

(1) 13.6÷4=3.4(次)3.4 次≈3 次 (2)50÷2.4=20.8(套)20.8套≈21 心想:這太簡單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數嗎?我迅速將答案告訴爸爸,爸爸笑著對我說:真的是這樣嗎?我疑惑地看著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這時爸爸說:你做題時要聯繫實際生活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這兩題都不能用四捨五入法來取近似數,第一題剩下的0.4是扔掉呢?還是再運一次?第二題剩下的0.8夠不夠做一套呢?

我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做題目要聯繫實際,不能學習了四捨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維。像運貨,裝油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後面是幾都要向個位進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後面是幾都不向個位進一。想明白以後,我立刻重算起來: 13.6÷4=3.4(次) 3.4次≈4次 50÷2.4=20.8(套)20.8套≈20套 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爸爸,並告訴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這兩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和去尾法。

通過爸爸給我出的兩題,使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要恰當運用。

篇四:數學的生活日記

今天陽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剛進門,奶奶就拿著民豐超市的廣告紙急匆匆地跑過來說:“嘿,你看看,有沒有要買的,奶奶給你錢!”我接過廣告紙,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貨咧!”“打折好啊,給你100元,喜歡的就買。”奶奶奶毫不猶豫地把100元遞給我。我提上購物袋,興高采烈地出門了。

到了超市,推著購物車,我東張西望,想著買什麼好。沒過一會兒,購物車裡塞滿了我精心挑選地6種零食:美國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話梅0.48kg、鹹乾花生1.06kg。掰著手指算了算原來的總價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著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

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賬時,收銀台的姐姐說因為有優惠,共便宜了10.41元,現共74.9元。姐姐又給我一張深藍色的卡,我不解地問;“姐姐,這是什麼?”她回答:“這是刮獎卡,消費滿68元的顧客就可以領取,要求在卡上,最高獎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開刮獎區,與要求對一下,獲得了2元,這樣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從購物袋裡取出來,把剩下的27.1元換給了奶奶,又說:“奶奶,本來是要花85.31元,優惠後之用74.90元,刮獎又‘賺’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聽了後了開了花,眉開顏笑地說;“媛媛(我的小名)真會算,將來一定是個會過好日子的人!”

篇五:生活中數學日記

今天,我在家看書,看了一個數學小故事:是一名出色的西洋棋冠軍和國王下棋.國王問了他的獎賞條件,象棋冠軍說,如果我勝利了,我什麼也不要,只要國王滿足我如下條件:“在棋上放大米,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

這樣下去,一直放到第64個格.”後來,象棋冠軍勝利了,國王給了他一袋大米,而象棋冠軍不服氣.國王迷惑不解,不知所以然?於是找了一位數學家來計算,算了出來,結果多得厲害,國王下出病來了.是這樣算的:根據指數,除第一格一粒米外,其餘格子是前一格米數的倍數,到64格,結果是922億億粒大米,約是461萬億斤.國王不怕才怪,即使一個國家也要好幾百年才能有這么多收入!

看完這則數學小故事後,我想:以後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不可以粗心大意,這樣才不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