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調研報告4篇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非監禁性的刑罰執行活動,是我國刑罰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罰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對於完善我國刑罰執行制度體系,推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推進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職能作用,縣政協社法委組織相關委員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題調研,走訪了司法局、鎮鄉(街道)、社區等部門,召開了專題座談會,赴兄弟縣(市)區進行考察學習,通過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考察學習,形成以下意見建議:

一、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基本情況

XX年4月,遵照省市工作部署及要求,我縣非監禁性的刑罰執行活動由公安轉由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啟動了社區矯正工作,在先期完成丹西街道試點的基礎上,於同年5月份在全縣鋪開,至今已3年有餘。三年來,在縣委、縣府的領導和重視下,通過司法等職能部門、各鎮鄉(街道)、社區(村)的共同努力,社區矯正工作取得較大的成績。截止XX年6月底,共累計接受社區矯正對象716人,解除社區矯正482人(其中再犯罪3人,收監4人,移送1人,死亡2人),建立教育基地18個,公益勞動基地20個,先後組織集中教育4056人次,個別談話教育2150人次,開展心理諮詢214人次,公益勞動3926人次,幫助3名矯正對象落實低保、581名矯正對象落實責任田,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204人次,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率控制在0.8%以下。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1、社區矯正工作網路體系更加健全。縣裡成立了象山縣社區矯正工作委員會,並在縣司法局設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部門,配備了2名專職工作人員,作為縣矯正委的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全縣18個鎮鄉街道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相關的農村、社區也都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站,形成了縣、鎮鄉(街道)、村三級工作框架。縣司法局積極協調人事部門加強司法所建設,確保每個司法所有1名工作人員專職從事社區矯正執法工作,並按矯正對象與社區志願者1:1的要求組建了社區矯正志願者隊伍,形成了縣、鎮鄉(街道)兩級監管幫教網路。

2、社區矯正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法務部《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及《浙江省社區矯正對象獎懲考核辦法》等檔案要求,對社區矯正工作的銜接、執行、監管、考核、解除等五個環節,制定了報到管理、定期排查和動態分析報告、分對象走訪、異地委託管理、跟蹤管理、應急管理、特殊時期重點對象監管安全和矯正對象報告、計分考核、矯正執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嚴格規範,認真落實,使社區矯正工作有章可循,行之有序。建立了矯正對象電子信息資料庫。落實了“一人一檔”台賬,把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督管理情況形成文、表冊材料存入檔案,以此作為行政獎懲和司法獎懲的重要依據;各鎮鄉(街道)司法所建立了一套系統的工作檯賬資料,公開上牆了社區矯正組織機構、職責任務、工作紀律、工作流程等制度和內容,直觀式反映社區矯正工作情況。

3、社區矯正工作更富經常性、實效性。由司法所具體承擔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後,通過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村)幹部、社會志願者對矯正對象的走訪和談心,使矯正對象及其家屬與矯正組織的距離感拉近,進而使矯正組織能夠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矯正對象的真實情況,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經過積極引導和教育矯正,絕大多數矯正對象(包括外出學習、經商、務工的人員)能夠做到定期報到和思想匯報,參加集中教育和公益勞動,遵守外出請銷假、遷居審批等管理制度,服從監督管理,自覺接受教育改造,積極悔過自新,全縣累計收管的716名社區矯正對象中再犯新罪只有3人,再犯罪率不到0.8%,低於全國比例,也低於刑滿釋放的再犯罪比例。

4、社區矯正工作經費、設施保障更加到位。縣委、縣政府專門將社區矯正工作辦公經費、業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縣財政局逐年落實了社區矯正專項經費,縣司法局強化了專項經費使用管理,同時劃撥款項為鎮鄉(街道)司法所添置電腦、印表機、傳真機、數位相機等辦公設備,鎮鄉(街道)財政還安排配套資金統一社區矯正談話室、教育室、檔案室的名稱布局,改善制度上牆等硬體設施的設定,有力保障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

二、我縣社區矯正工作存在的問題、困難

我縣的社區矯正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處於試行、探索階段,再加上主客觀各方面的因素,尚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執法依據不足,工作措施手段有限。目前我國在《刑事訴訟法》第157、158、159條中都作了明確規定:“對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五種’監管對象交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在現行法律中無論是基本法律還是其他法律,都沒有由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樣出現。雖然兩高兩部聯合發出《關於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通知,但這個檔案,對社區矯正對象約束力不強,致使一些監管活動無法落實,從而影響了社區矯正工作的正常開展。例如石浦鎮一剝奪政治權利的矯正對象,報到之後,就不見人影,不接受正常性矯正管教,司法所無法直接對其實施強制手段,顯得十分無奈和被動。因此,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條件下,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尚需尋找相關執法部門配合辦法和工作措施。

2、工作力量不足,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司法所是基層從事社區矯正的工作主體,但從司法所的設定、人員配備、編制現狀看,都存在問題。在司法所的設定上,全縣18個鎮鄉(街道)目前雖都設立了直屬司法所,但其中13個司法所是剛於今年七月底由鎮鄉(街道)內設司法所改設為直屬司法所,管理體制尚需進一步理順。在人員配備、編制上,各司法所雖然都配置了工作人員,但一人一所就有9個,人員緊缺,力量不足,甚至有3個所沒有公職人員。按有關規定“專職社區矯正工作者應是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國家公職人員”。同時,許多司法所人員由於編制在鎮鄉(街道),很少能單一從事社區矯正工作,往往兼職了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援助、信訪民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任務,還經常會被鎮鄉(街道)領導指派去從事其他工作。因此,開展社區矯正工作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社會矯正工作志願者參與者少,來源渠道窄,難以滿足社區矯正工作的需要。而且絕大多數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尤其是那些社區(村)幹部和社會志願者,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矯正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欠缺,沒有接觸過刑罰的執行工作,缺乏管理矯正對象的實踐經驗,難以適應多樣化的矯正工作。

3、銜接機制不健全,容易發生脫管現象。由於現行法律對社區矯正的規定出現空白,在法院判決書中未能體現社區矯正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門監督改造的樣,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法、檢、公、司等部門之間的銜接制度還很不完善。第一,審判機關、公安機關、監獄機關在移送法律文書過程中存在不及時到位的現象,從而造成沒有矯正對象的法律文書,矯正期限不明,執行矯正沒有依據或著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讓那種固有的傳統刑罰執行觀念得到扭轉;使那些“放虎歸山”、“養虎為患”的錯誤觀點得到糾正;使以人為本,文明、理智和人道的現代刑罰執行理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使全社會認識到社區矯正是國家刑罰執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刑方式文明化、人性化的重要表現,對於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質量,促其順利回歸和融入社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有效的宣傳,社區矯正工作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理解、關心、支持,從而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社區矯正工作調研報告
社區矯正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非監禁行刑方式,通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罪犯進行改造,極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避免了監禁改造的“交叉感染”,更有利於其順利回歸社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當前,社區矯正工作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社會管理工作,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管理和服務,既是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的內在要求。

一、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我國的社區矯正工作於XX年開始試點,XX年在全國試行,湖北省作為全國的第二批試點省份,於XX年開始試點。孝感市作為全省第二批試點地區,於XX年在孝南區廣場街進行試點,安陸市社區矯正工作於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近年來,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職,社會各界密切配合,使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各級社區矯正組織按照 “提認識,建機制,增投入,夯基礎,重創新,強隊伍,勤督辦,求實效”的工作思路,不斷完善工作措施,穩步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學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幫扶”社區矯正工作模式,目前,安陸市在矯人員260人,累計接收469人,解矯209人,總體上”管控”得力,做到教育管理常規化,檔案文書標準化,監管幫教人性化,為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創造條件,社區矯正工作紮實開展,為維護安陸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工作現狀。當前,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力量總體薄弱,社區矯正組織不很健全,各鄉鎮雖成立了領導小組,但相應的工作職責、制度落實不到位,影響工作開展。司法所是基層從事社區矯正的工作主體,但從目前司法所的編制、人員配備現狀看,工作力量與工作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在司法所的設定上,按國家規定每個所應配3-5人,除社區矯正外還有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多項職責。安陸市現有16個基層司法所,其中,一人所10個,2人所6個。在工作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基層司法所認真執行日常監管教育工作。一是嚴把接收環節。所有到市局報到的矯正對象,除攜帶相關法律文書外,還必須持本人身份證和2張照片,由市局統一設計並印製了矯正通知書、送達回執,確保了服刑人員都能按時按要求到指定司法所報到。二是逐人建立檔案。通過全國社區矯正信息平台,各所把所有矯正人員的檔案信息資料全部錄入管理系統。各司法所根據矯正人員提供的基礎資料,逐人建立紙質檔案,確保電子與紙質檔案同步相符。

在實踐中,從大體情況看,全市社區矯正工作主要基層由司法所工作人員承擔,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矯正網路。雖然社區矯正工作在吸納社會志願者、整合社區力量幫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處於構思起步階段居委會成員和矯正對象單位及近親屬作為矯正小組的成員,責任心不強,成立的矯正小組大部分均沒有盡到小組的職責,矯正小組人員素質也有待提高。

(三)監管情況。雖然我國制定了一些關於社區矯正的法律,但是關於社區矯正的執行權問題卻是一片空白。我國《刑法》規定,依據人民法院判決的內容不同,刑罰分別由公安機關、監獄、人民法院執行。社區矯正工作是刑罰執行活動,目前沒有正式法律予以明文規定。對於社區矯正工作的主體司法行政部門只賦予了義務,並沒有給予作好此項工作的權利,社區矯正屬於一種行政執法,也代表法律的嚴肅性,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身份沒有定位,無統一著裝,無執法證件。現階段司法行政各級部門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過程中,在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時一味的“寬無邊”但對矯正人員的管理卻“嚴不足”,造成這種被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行政獎懲與刑事獎懲缺乏有效銜接,直接導致對社區服刑人員考核獎罰的部分內容形同虛設,對抗拒改造、不服從管理的社區矯正人員卻很難收監執行;二是對於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屬於刑罰執行性質,而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身份與社區矯正所面臨的發展形勢極不相稱。隨著《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出台,公安由管理主體成了輔助力量,而司法行政機關自己的執法隊伍卻沒有及時建立填補公安退出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後的權力真空,造成了司法所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時缺乏有力的權力保障,司法所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強制管理手段,監管工作缺乏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對服刑人員直接採取強制措施,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刑罰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三是現在穩定工作壓倒一切,出於穩定的需要,在工作中基於管理工作考核的制約和人道主義精神,司法所工作人員對社區矯正人員遇到的困難不得不設法解決,雖然這有利於社區矯正工作實現維穩目標,但是也助長了極個別社區矯正人員以此為要挾。“寬而不嚴”的工作方式嚴重影響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推進。

(四)矯正人員與社會群體的心態。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司法所沒有正確實施“寬嚴相濟”的工作方式,使部分矯正人員沒有意識到自己現是一名犯罪分子的特殊身份,社區矯正是刑罰的具體執行,少數人員不服從管理,不按時匯報思想,不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對這類人群應加強教育監管力度。在社會群體中,絕大多數人的思想意識認為“罪犯”就意味著“坐牢”,認為犯罪分子被判刑後卻仍然留在社會上就等於沒有受到刑罰處罰,或最起碼是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犯人從監獄出來了事就算了結,這種觀念,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在社區矯正的實施過程中,還有一些民眾對社區服刑人員表現出過度的憂慮、恐懼,儘量避免與服刑人員接觸,這給社區矯正工作帶來相當的困難。

二、存在的問題

1、社區矯正對象逐年遞增,人少事多矛盾凸現。基層司法所承擔著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人民調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九項職能。且隨著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落實,經法院判決被宣告的緩刑罪犯越來越多,經裁定假釋的罪犯日趨增多,且考驗期一般較長,安陸市15個鄉鎮,一個開發區,僅有25名司法所工作人員,從全市260名社區對象僅靠司法所的25名工作人員,已無法承受如此重的工作壓力。僅安陸市府城司法所,轄區面積大,矯正人員逐年增加,現在矯正對象60餘人,但司法所的人員編制僅有是2人,工作人員每天疲於完成對矯正人員的監管、教育、幫扶安置任務,完成上級司法機關和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眾多工作,管理事務多,很難持續跟蹤和全面落實對特定對象的監管、教育、幫扶,工作難以做細、做深。

2、社區矯正工作氛圍不濃,宣傳不夠。社區矯正是一種新的刑罰執行方式,要求整個社會對它的概念、工作內容、意義、重要性等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和認識,但從司法實踐來看,特別在農村,人們對社區矯正的概念、性質、目的、意義還缺乏必要的了解,主觀上認為犯罪坐牢,就應該在監獄裡,與社會隔離起來,才不會繼續危害社會、危害他人,因此不願意與他們接觸甚至是提供幫助;XX年以來,安陸市推行社會格線化管理,將全市劃分為533個格線,每個格線都聘用一名格線管理員,負責格線內的信息採集,提供便民服務。但格線化管理還處在初期階段,目前主要是錄入基礎信息,其他重點對象未錄入,也沒有進行常態的管理與服務,故而城區格線管理員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也僅限於協助司法所核實對象是否在管轄區域內,缺乏管理的主觀能動性。農村格線管理員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矯正工作認識不到位,認為鄉里鄉親的,不好意思對別人實施監管,並沒有充分發揮他們基層信息員、服務員的作用。

3、社區矯正工作協調機制不健全。社區矯正工作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使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因而,社區矯正工作是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司法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司法所具體實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工負責密切配合,民政、人事勞動、機構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關工委、婦聯等單位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下開展的。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撐和制度約束,缺乏必要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導致各參與主體職責不明,配合不力,出現了司法行政機關單打獨鬥的工作局面,從而制約了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了矯正工作的質量。

4、社區矯正工作專項工作經費無保障。根據有關權威部門測算,每名矯正對象每年的矯正成本至少為XX元,目前,工作經費嚴重不足,沒有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所必需的裝備、場所、基地等,像每月走訪教育、心理矯治等工作手段就會流於形式,司法所工作人員是在憑原則做事,憑責任做事。

5、司法所工作人員.執法權缺失,無法全面實施監管職能。在實際工作中,司法所會面對一些“棘手”的矯正人員,他們在“司法所沒有執法權”的思想下,無視司法所監管,出現不及時報到,不服從管理、不匯報工作等現象,對於這類矯正人員,作為有責無權的司法所只能運用說服、教育等柔性的手段進行教育,即便是給予其警告,威懾力也不足,影響了監管效果。同時,基層司法所通常都是一人所,很多工作的開展,需要兩個人的配合,無形中加大了工作難度,也給工作人員本身留下隱患。

6、社區矯正工作社會參與力量不足:一是社區(村)居委會組織未充分揮作用。社區(村)居委會是距離矯正人員最近的組織,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只有他們真正接納了社區矯正對象,給予關懷和幫助,並協助司法所工作人員進行日常監管,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將社會矯正工作做實、做深、做真,也能有效地緩解司法所人員不足的困難,並且為矯正對象提供一個寬鬆的改造環境。作為社區以及村委會的格線管理員在這方面就可以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格線員可以每月逐一走訪管控對象,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活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通過格線平台及時反饋到司法所,包括一些異常情況,司法所都能及時了解掌握,提前給予應急處置。二是社會工作者隊伍嚴重缺位。社會工作者是具有一定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能為社區矯正提供專業服務的專門人員,他們的的角色定位和專業性容易與矯正人員溝通、交流,容易走入矯正人員內心世界,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完成對矯正人員的教育、矯正,因此,他們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輔助力量。但是目前司法所社區矯正中社會工作者隊伍缺位。3.社會志願者隊伍作用發揮有限。《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社會志願者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補充力量,司法所要積極組建社區矯正社會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據調查,目前安陸市基本沒有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志願者。

三、對社區矯正人員實施格線化管理的工作特點

(一)社區格線化管理是將社區劃分為若干格線,把格線作為社會服務管理的基本單位,是基層社會管理的有效形式。格線員都經過了相關的專業培訓,所開展的工作面向所有對象、覆蓋不同層次、滿足各類需求的社區服務,其目的是實現社區格線化管理的“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真正在充實格線管理信息庫和服務民眾辦實事等方面實現質和量的提高。當前社區矯正工作當務之急是建立起廣泛吸納社區人力、物力資源的立體社區矯正網路,而社區格線管理員所承擔的工作職責也與社區矯正工作相互有著緊密的聯繫,同為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和諧穩定。

(二)矯正網路從結構上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社區矯正工作的執行主體,即由政法委統一領導,司法局組織實施,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勞動、保障局等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司法所具體執行的一整套矯正執行機關,這些機構是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主體。第二級是為矯正工作提供專業協助的機構和個人,他們不是矯正機關的組成部分,但通過協定的方式與矯正機關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第三級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志願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無償服務的社區志願者。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在嚴重欠缺條件下,可聘請社區格線管理員擔任社區志願者,作為“第三級”矯正網路組織成員之一,社區組織和格線員階段性地參與矯正工作,在走訪、幫教等專業領域提供服務,在專業矯正隊伍沒有完全形成體系前,彌補其專業領域上的不足,進一步發揮村委會、幫教小組的作用,形成一個組織完善的社區矯正網路。

(三)社區矯正工作應當注重發揮社會力量尤其是非政府組織的作用,應當明確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的地位及其權利和義務。應當提倡和鼓舞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通過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教育、公益勞動場所或就業崗位等方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若格線管理員、社會志願者能參入到社區矯正工作中,這種方式既有利於解決經費和工作人員不足的問題,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矯正效果和質量。

四、加強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的對策思考

為了更好地發揮社區矯正的作用,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維護社會和諧,推進法治建設,切實解決制約基層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瓶頸問題,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加大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輿論引導。各級政府、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領導,不斷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工作機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大人力、財力保障力度和工作推進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渠道、多層面地宣傳社區矯正的知識和政策,反映社區矯正工作動態,報導社區矯正成果,爭取社會各界對社區矯正工作的認同和支持,吸收更多專家、學者加入社會志願者隊伍,不斷提高社區矯正的社會化程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進一步強化社區矯正各職能部門的職責。一是綜治部門要主動協調、監督成員單位的工作。對一些單憑司法行政部門難以協調的問題,比如公檢法司等部門在執行《社區矯正實施辦法》過程中部門職責不清、配合不力,各成員單位落實工商、信貸、稅收、低保、社保等各項安置幫扶政策等,綜治部門要主動介入。綜治部門要對責任書的內容,定期督查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單位要追究責任,構成綜合治理一票否決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二是社區矯正辦公室要認真履行組織協調、指導職能。健全聯動協調機制,落實實施社區矯正的職責,主動做好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社區矯正決定、執行、解除等各環節的相關制度,建立起規範有序的工作機制。三是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的職責、任務和特點,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制定相應履行職責的細化方案和計畫,充分發揮成員單位的重要作用,確保銜接工作不留空檔,各部門間有序銜接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三)進一步加大社區矯正基礎工作平台建設力度。一是電子監控管理平台建設。電子監控管理平台集辦公、監管、統計、考核、指揮調度為一體,是被實踐證明了能對社區矯正人員實施有效監控、提高監管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在早日完成電子監控平台的建設。二是心理諮詢網路平台建設。心理矯治是從心理上對罪犯進行疏導,從而改變其犯罪心理的教育矯治方法,是防偏糾錯、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的關鍵工作,每個縣市區要合理規劃結構和布局,建設起較為規範的心理諮詢室。三是各類基地建設。縣市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各類基地建設,特別是集培訓、教育、食宿、救助、組織公益勞動等功能於一體的過渡性安置基地的建設,應按規劃逐步推進,建立一到幾處過渡性安置基地。

(四)進一步解決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建設和經費問題。

一是要切實解決社區矯正力量薄弱的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對矯正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強化學習,提高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另一方面,在人員編制上作出安排,可考慮在政法編制不足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司法行政部門的地方事業編制(如:孝昌縣為12個司法所配備了21個地方事業編制)。同時,加大對司法所招聘專職社會工作者的力度,合理配備社區矯正輔助人員,並適當提高工作人員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二是要切實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司法行政部門承擔著社區矯正工作的指導管理、組織實施任務,各級財政應設立社區矯正專項工作經費,並隨著財力增長逐年增加預算,保障社區矯正工作有效運行。同時,對一些生活特別困難的矯正對象,縣級財政應該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金,提供政策優惠和扶持,解除後顧之憂,避免他們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五)進一步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制。一是根據《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規定,認真清理修訂市縣兩級制定下發的相關檔案。二是制定社區矯正實施細則等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規範工作程式。

xx市司法局

XX年xx月10日

社區矯正工作推進情況調研報告
社區矯正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基本情況

xx市社區矯正工作於xx年開展了社區矯正試點,今年以來,在全市xx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社區矯正工作,進入矯正實施階段。通過近三年的社區矯正實踐探索和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的情況,目前的社區矯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為三個基本,一是基本上構築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組織,具體表現為全市xx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上對社區矯正工作給予保障;二是基本上依照中央、省、市上級部門的要求,認真貫徹xx市社區矯正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開展了社區矯正工作。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職責、制度,部門銜接、隊伍建設、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獎懲考核、幫助服務。但由於社區矯正立法滯後,目前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管理和工作程式等方面的規定比較原則,責權不夠明確,實際操作性不強,在社區矯正推進過程中,時常會在制度設計和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現階段社區矯正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執法與執行上分離。現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目前適用社區矯正的“五種對象”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和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法務部下發的《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則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具體承擔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幫助教育工作。由此,社區矯正從過去的公安機關單一管理改為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管理體制。從形式上說,作為執法主體的公安機關不再是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具體承擔者,但仍然是“五種對象”監督管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的責任單位。而從事社區矯正具體指導、管理、組織工作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上卻沒有刑罰的執行權。這種狀況既影響了社區矯正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也影響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和實際效果。

2、監督管理措施乏力。由於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對象”的監管規定存在一定缺失,導致當前的社區矯正工作缺乏應有的強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體的監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矯正手段難以落實到位。一是獎懲考核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對象”能夠獲得減刑、假釋獎勵的實際上只有管制和暫予監外執行對象。至於緩刑對象必須要“重大立功表現”才可以獲得減刑,假釋對象“一般不得減刑”,剝奪政治權利對象則沒有減刑獎勵。二是監督管理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規定,“五種對象”違反監管規定可予以收監執行的只有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對象。對判處管制、緩刑、剝奪政治權利的對象就沒有相關規定,實踐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時,見檔不見人的,見人不見檔的,占有相當比例而無相應處置措施。三是部分矯正手段乏力,現行法律法規對“五種對象”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中,沒有明確規定必須參加勞動的內容。雖然刑法第46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實際執行中,該規定是否適用社區矯正對象以及目前適用社區矯正的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對象是否屬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還存在比較大的爭議。

司法局社區矯正相關問題調研報告
社區矯正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我區社區矯正工作自XX年5月正式啟動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司法局的直接領導下,在各成員單位和社區各界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各級社區矯正組織克服困難、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圍繞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構建、規範運作、創新特色等方面達到預期的目的。社區矯正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我區社區矯正已經累計接收各類矯正對象632名,其間,除7名矯正對象按規定遷出外,經過社區矯正組織的管控幫教,已有334名矯正對象成功實現依法按期解除矯正,完成社區矯正全過程;目前尚有各類矯正對象291名。下面從社區矯正組織與職責、社區矯正對象的適用範圍、社區矯正執行方式等幾個方面,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介紹,並對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什麼是社區矯正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社區矯正是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整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對罪行較輕、主觀惡性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經過監管改造、卻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罪犯在社區矯正中進行有針對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當今世界各國刑罰制度發展趨勢。

二、社區矯正組織與職責

按照《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試點工作實行三級組織網路。即市、區(縣)、鄉鎮(街道)分別成立由黨委牽頭,公、檢、法、司、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社區矯正的領導和組織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司法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司法所具體執行”的矯正工作體制。

按照規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實施社區矯正工作,組織力量對矯正對象進行教育矯正,協調相關部門,形成相對完善的組織體系,逐步實現社區矯正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公安部門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能,與司法行政機關密切配合,做好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對社區矯正措施的研究,制定相應的措施,支持社區矯正工作。人民檢察院加強執行監督,對社區矯正工作中不符合法律的問題提出檢察建議。民政部門盡力保障矯正對象的基本生活,並把社區矯正工作納入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工作之中 ,指導居委會積極參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為矯正對象提供職業培訓機會,並幫助推薦就業。

三、社區矯正的執行

司法所要針對每一名矯正對象成立專門的矯正小組,指定責任人,並針對矯正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矯正方案。司法所還要與有監護能力的矯正對象近親屬或工作單位、居委會簽定監督幫教協定,責令矯正對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社區矯正組織規定的匯報、請銷假、遷居、參加相關活動等。對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對象,要安排參加社區公益勞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包括認罪服法、政策教育、法律和道德規範等。根據矯正對象的需求,結合犯罪原因,心理類型,現實表現等制定心理矯正方案,進行心理諮詢引導,矯正其犯罪意識。

總之,社區矯正工作在**區試點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確立了基本的指導思想,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組織體系,建立了基礎工作隊伍,初步形成了執法工作機制,逐步完善了矯正管理制度。矯正對象總體狀況良好,社會效果日益顯現。

四、社區矯正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社區矯正工作沒有立法,是矯正對象不好管理的原因之一,尤其剝權類矯正對象不好管理。

社區矯正是從國外借鑑而來,目前中國還沒有立法。對於矯正對象而言,讓他們服從社區組織管理、按時報到、按時交思想匯報,有些矯正對象能夠接受,有些矯正對象不能接受。他們認為自己不違法犯罪就可以了,憑什麼要到社區組織去報到、去接受管理。尤其剝權類矯正對象,按照法律規定,剝權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不得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不得組織或者參加集會、遊行、示威、結社活動;不得接受採訪、發表演說;不得在境內外發表、出版、發行有損國家榮譽、利益或者其它有社會危害性的言論、書籍、音像製品等;不得擔任國家機關職務;不得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對於這些主刑已經執行完畢的矯正對象,這些權利與他們關係不大,是否享有這些權利對他們而言無所謂。所以,如果他們不服從管理,社區矯正組織就沒有更好的管理辦法,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

(二)社會保障體系沒有建立,也是造成矯正對象不好管理的重要原因。有些矯正對象被釋放後,家庭不接受他(有的甚至就沒有家),這些矯正對象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加之自身有"污點",找工作很困難。此時,再叫他們到社區矯正組織去報到、去接受管理,使得他們有牴觸情緒。他們認為,既然組織要管,就都給管了,包括幫助找工作,找住處等,如果管不了這些實際問題,那社區矯正組織的管理意義不大。

(三)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有待加強。按照《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公、檢、法、司、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的共同配合,但由於多種原因,有些部門未能充分履行職責。如,按照《通知》規定,公安機關在社區矯正中,:“要配合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加強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監督考察,依法履行有關法律程式。對違反監督、考察規定的社區服刑人員,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必要的措施;對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但在實踐中,由於矯正對象的執行主體是司法局,加之《通知》對公安機關的職責規定的不是很明確,所以,公安機關的管理力度就不象原來管理“五類人員”那樣力度大。再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按照規定應該承擔對矯正對象的技能培訓任務,但在實踐中,這項工作開展的非常有限。

(四)社區矯正組織的輔助力量應該加強。按照規定,要建立專業矯正力量與社會矯正力量相結合的矯正工作隊伍。這裡的社會矯正力量主要是社會志願者。包括專家、學者、知名人士、離退休人員、社區居委會成員、高等院校學生、矯正力量近親屬和所在單位人員等。但在實踐中,除了居委會成員和矯正對象近親屬外,其他矯正力量很難組織,不便操作。

(五)讓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不好組織且效果不佳。按照規定,社區矯正對象要定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但在實踐中,參加什麼樣的公益勞動,如何組織,是個難題,有的街道社區組織,組織矯正對象擦樓道、清理小廣告等,但由於社區矯正對象分散,組織起來很困難,而且,即便組織起來,效果也不是很好,有人不願意參加這樣的公益勞動,認為自己可以找工作做,沒有必要參加這種在別人監督下的集體勞動,這樣有傷自尊心。

(六)社區矯正對象的手續等材料不齊全。按照規定,每一種社區矯正對象的相應手續材料是不同的。法院宣告緩刑的人要有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矯正對象接受矯正的保證書等,而從監獄回來的剝權類矯正對象,則要有判決書、釋放證明等材料。但在實踐中,有些對象的材料不齊全,有的只有一張釋放證明。尤其沒有實行矯正試點的省市,相應的材料更加欠缺。這就給矯正組織為每一名矯正對象制定矯正計畫、矯正方案造成困難,影響了矯正質量。

七、幾點建議

(一)在試點的基礎上,抓緊總結經驗,儘快制定社區矯正法,使社區矯正工作有法可依。在目前沒有立法的情況下,鑒於社區服刑人員的犯罪原因、刑種、矯正期限、個人經歷、需求不同,管理和教育的側重和方式也應有所不同,建議對矯正對象實行分類管理、分階段教育。

(二)建立社會保障體。實行社區矯正的目的是使矯正對象儘快融入社會,使其不再重新犯罪,成為社會的新生力量。但使他們融入社會的前提是社會、家庭要接納他們,保證他們基本的生活。這就要求社會要建立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於一些生活確實沒保障的人,政府應該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金,解除後顧之憂,避免他們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三)社區矯正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各個部門之間應發揮各自職能,互相配合,共同把社區矯正工作做好。

(四)繼續加大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宣傳力度,培養壯大兼職矯正力量

社區矯正工作是在社區實行的一種矯正罪犯的刑罰執行方式,所以應最大限度的發揮社區的作用,整和社區資源。為使兼職矯正力量既便於組織和管理,又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建議應該重點招聘公、檢、法、司以及心理諮詢等部門的退休人員,因為他們既有工作經驗,又有時間和精力,他們能夠勝任此項工作。

(五)變換公益勞動的方式

參加公益勞動的目的是幫助這些矯正對象改造成為新人。但是,幫助他們成為新人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對每個矯正對象都採取參加公益勞動的形式。對於一些願意參加的人,可以採取這種方式,對於不願意參加的人,可以採取參觀、聽報告受教育等形式。對於找到工作的矯正對象而言,自食其力就是他們成為新人的一種很好的改造方式,這種方式比簡單的一刀切式的參加公益勞動的效果要好的多。

(六)規範社區矯正對象的法律手續等材料

對於實行社區矯正的省市,要嚴格規範各種手續,確保材料齊全。對於沒有實行社區矯正的省市,要做好公、檢、法、司等部門之間的銜接,確保從外省市回來的矯正對象,及時納入矯正範圍,並把有關材料及時補充完整。

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應注意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試論對社區矯正中未成年矯正對象的教育和監管 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淺談當前社區矯正工作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與建議
拓寬社區矯正的新口徑
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社區矯正推進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