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九章


王德化明知道同李家關係最密的是皇后的父親周奎,但是他決不說出。他並不
是害怕素來不問朝政的皇后,更不是害怕周奎將來會對他如何報復,而是害怕皇上
本人變卦。倘若在這件大事上他全心全意站在皇帝一邊,將來皇上一旦變卦,後悔
起來,他就會禍事臨頭。所以他籠統地回奏說:
“李國瑞是九蓮娘娘的侄孫,世襲侯爵,在當今戚畹中根基最深,爵位最高,
家家皇親都同李府上來往較密,不止一家兩家。”
崇禎又問:“京師臣民可知道這件事么?”
“啟奏皇爺,世界上沒有不漏風的牆,京師臣民都已經哄傳開了。”
“臣民們有何議論?”
“據曹化淳向奴婢說,東廠和錦衣衛兩衙門的打探事件的番子聽到滿城臣民都
在紛紛議論,稱頌陛下英明神聖,這件事做得極是。大家都說,這些年國家困難,
臣民盡力出糧出晌,替皇上分了不少憂,他們這些深受國恩的皇親國戚們早該報效
了。如今皇上英明果斷,叫他們為國出點錢,合情合理,大快人心。”
“還有什麼議論?”
王德化知道皇親中還有種種議論,但他不敢讓崇禎知道,回答說沒有別的議論
了。崇禎叫他退出,又吩咐一個太監到內閣去將薛國觀叫來。內閣在午門內左邊,
文華殿正南不遠,所以薛國觀很快就被叫來了。崇禎望著跪在地上的首輔問:
“朕昨日已二次嚴諭李國瑞為國輸餉,為臣民做個榜樣。看來李國瑞有意恃寵
頑抗,大拂朕意。據先生看來,下一步將如何辦好?在朝給紳中有何看法?”
在這件案子上,薛國觀是站在在朝的縉紳一邊。兩三天來,他接觸到朝中同僚
很多,不管是南方的或北方的,儘管平日利害不同,門戶之見很深,惟獨在這件事
情上心中都同情皇帝的苦衷,贊成向戚畹開刀。他們希望皇上從戚畹和勛臣中籌到
數百萬銀子以濟軍餉,使剿賊軍事能夠順利進行,不必再向他們要錢;倘若萬一皇
親和勛臣們用力抵抗,使皇上的這著棋歸於失敗,皇上也不好專向他們藉助了。薛
國觀自然不肯將在朝縉紳的想法向崇禎說出,抬頭奏道:
“在朝縉紳都知道當前國庫如洗,皇上此舉實出於萬不得已。但事關戚畹,外
臣不便說話,所以在朝中避免談論。以臣看來,這一炮必須打響,下一步棋才好走。
望陛下果斷行事,不必多問臣工。”
崇禎點點頭,又問了兩件別的事,便叫薛國觀退出去了。現在知道了京師臣民
都對他忠心支持,稱頌他的英明,使他增加了決心:如果李國瑞膽敢頑抗,就給以
嚴厲處治。他擔心幾家較有面子的皇親會出來替李家講情,破壞他的捐餉大計。他
越想越不放心,更沒有心清回到木屋中繼續獨坐修省,便悶悶地踱出文華門,甩甩
袍袖,乘輦回乾清宮去。
他剛剛換了衣服,坐在乾清宮大殿東暖閣的御案前邊,王德化把李國瑞的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