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九章


“叫薛國觀、程國祥來!”
當時有七位內閣輔臣,崇禎單召見薛國觀和程國祥是因為薛是首輔,程是次輔。
另外,他還有一個考慮。薛國觀是陝西韓城人,與江南大戶沒有多的關係,程國祥
雖是江南上元人,卻較清貧。當朝廷上紛紛反對向江南大戶藉助軍餉時,只有他二
人不肯說話,受到他的注意。他希望在向皇親們藉助的事情上他們會表示贊助,替
他拿定主意。他今天召見這兩位輔臣的地方是在宏德殿,是乾清宮的一座配殿,在
乾清宮正殿西邊,坐北向南。他之所以不在乾清宮正殿的暖閣里召見他們,是因為
他看見每日辦公的御案上堆的許多文書就不勝心煩,沒有等到他們進宮就跑出乾清
宮正殿,來到宏德殿,默默坐在中間設的盤龍御座上,低頭納悶。
過了一陣,薛國觀和程國祥慌忙來了。他們不知道皇上突然召見他們有什麼重
大事情,心中七上八下。在向皇上跪拜時候,薛國觀誤踩住自己的蟒袍一角,幾乎
跌了一跤,而程國祥的小腿肚微微打戰,連呼吸也感到有點困難。賜座之後,崇禎
嘆口氣,繞著圈子說:
“朕召見先生們,不為別的,只因為災異迭見,使朕寢食難安。前天的大風霾
為多年少有,上天如此示儆,先生們何以教朕?”
薛國觀起立奏道:“五行之理,頗為微妙。皇上朝乾夕惕,敬天法祖,人神共
鑒。古語云:‘盡人事以聽天命。’皇上憂勤,臣工盡職,就是盡了人事,天心不
難挽回。望陛下寬懷,珍重聖體。”
崇禎說:“朕自登極至今,十三年了,沒有一天不是敬慎戒懼,早起晚睡,總
想把事情辦好,可是局勢愈來愈壞,災異愈來愈多,上天無回心之象,國運有陵夷
之憂。以大風霾的災異說,不僅見於京師一帶,半月前也見於大名府與濬縣一帶。
據按臣韓文銓奏稱:上月二十一日大名府與濬縣等處,起初見東北有黑黃雲氣一道,
忽分往西、南二方,頃刻間瀰漫四塞,狂風拔木,白晝如晦,黃色塵埃中有青白氣
與赤光隱隱,時開時闔。天變如此,怎能叫朕不憂?”
薛國觀又安慰說:“雖然災異迭見,然賴皇上威靈,剿賊頗為得手。如今經過
瑪瑙山一戰,獻賊逃到興、歸山中,所余無幾,正所謂‘釜底游魚’,廓清有日。
足見天心厭亂,國運即將否極泰來。望陛下寬慰聖心,以待捷音。”
崇禎苦笑一下,說:“楊嗣昌指揮有方,連續告捷,朕心何嘗不喜。無奈李自
成仍然負隅於商洛山中,革、左諸賊跳梁於湖廣東部與豫南、皖西一帶,而山東、
河南、河北到處土寇蜂起,小者占據山寨,大者跨州連郡。似此情形,叫朕如何不
憂?加上連年天災,征搖繁重,百姓死亡流離,人心思亂。目前局面叫朕日夜憂慮,
寢食難安,而滿朝臣工仍然泄泄沓沓,不能代朕分憂,一言籌餉,眾皆啞口,殊負
朕平日期望之殷!”
薛國觀明白皇上是要在籌餉問題上徵詢他的意見,他低著頭只不做聲,等待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