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九章


在御案上連寫了兩個“餉”字,嘆了口氣。當他在焦灼無計的當兒,王承恩拿著一
封文書來到面前,躬身小聲奏道:
“啟奏皇爺,有人上了一本。”
“什麼人上的本?”
“是一個太學生,名叫李璉。”
崇禎厭煩地說:“我不看。我沒有閒心思看一個太學生的奏本!”
王承恩又小聲細氣地說:“這奏本中寫的是一個籌措軍餉的建議。”
“什麼?籌措軍餉的建議?……快讀給我聽!”
李璉在疏中痛陳他對於江南目前局面的殷憂。他首先說江南多年來沒有兵燹之
禍,大戶兼併土地,經營商業,只知錦衣玉食,競相奢侈,全不以國家的困難為念。
他指出秦、晉。豫。楚等省大亂的根源是大戶們只知朘削小民、兼併土地,致使貧
富過於懸殊。即使在豐收年景,小民還不免啼飢號寒;一遇荒歉,軟弱的只好輾轉
餓死路旁,強壯的就起來造反。他說,今日江南看起來好像很平穩,實際上到處都
潛伏著危機;如不早日限制富豪大戶兼併土地,趕快解救小民的困苦,那么秦、晉、
豫、楚瓦解崩潰的大禍就會在江南同樣出現。他在疏中要求皇上毅然下詔,責令江
南大戶自動報出產業,認捐兵餉,倘有違抗的,就把他的家產充公,一點也不要姑
息。另外,他還建議嚴禁大戶兼併,認真清丈土地,以平均百姓負擔。這一封奏疏
很長,還提到歷史上不少朝代都因承平日久,豪強兼併,釀成天下大亂,以致亡國
的例子,字裡行間充滿著忠君憂國之情。
崇幀聽王承恩讀完這封奏疏,心中很受感動,又接過來親自細看一遍。關於清
丈土地的建議,他認為緩不濟急,而且困難較多,沒有多去考慮,獨對於叫江南大
戶輸餉一事覺得可行,也是目前的救急良策。當前年冬天滿洲兵威脅京師的時候,
盧象升曾建議向京師和畿輔的官紳大戶勸輸軍餉,他也心動過,但不像現在更打動
他的心。江南各地確實太平了多年,異常富庶,不像京畿一帶迭遭清兵破壞,且連
年天災不斷。他想,目前國家是這般困難,這般危急,叫江南大戶們捐輸幾個錢,
使國家不至於瓦解崩潰,理所應該。但是,冷靜一想,他不能不躊躇了。他預料到,
這事一定會遭到江、浙籍的朝臣反對,而住在大江以南的縉紳大戶將必反對更烈。
如今國家歲人大半依靠江、浙,京城的祿米①和民食,以及近畿和薊、遼的軍糧,
也幾乎全靠江、浙供應,除非已經到無路可走,萬不得已,最好不惹動江、浙兩省
的官紳大戶譁然反對,同朝廷離心離德。但是他又捨不得放棄李璉的建議。考慮再
三,他提起朱筆批道:

這李建所奏向江、浙大戶勸輸軍餉一事,是否可行,著內閣與戶部臣詳議奏來。
欽此!

①祿米——發給文武百官的俸米。

倘若崇禎在御批中用的是堅決贊同的口氣,南方籍的大臣們儘管還會用各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