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凡望雲氣,【正義】:春秋元命包云:“陰陽聚為雲氣也。”釋名云:“雲猶雲,眾盛也。氣猶餼然也。有聲即無形也。”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餘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雲氣有獸居上者,勝。【正義】:勝音升剩反。雲雨氣相敵也。兵書云:“雲或如雄雞臨城,有城必降。”
自華以南,氣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氣正赤。恆山之北,氣下黑下青。勃、碣、海、岱之間,氣皆黑。江、淮之間,氣皆白。
徒氣白。土功氣黃。車氣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騎氣卑而布。卒氣摶。【集解】:如淳曰:“摶,專也。或曰摶,徒端反。”前卑而後高者,疾;前方而後高者,兌;後兌而卑者,卻。其氣平者其行徐。前高而後卑者,不止而反。氣相遇者,【索隱】:遇音偶。漢書作“禺”卑勝高,兌勝方。氣來卑而循車通者,【集解】:車通,車轍也。避漢武諱,故曰通。不過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見。氣來高七八尺者,不過五六日,去之十餘里見。氣來高丈餘二丈者,不過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見。
稍雲精白者,其將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絕遠者,當戰。青白,其前低者,戰勝;其前赤而仰者,戰不勝。陣雲如立垣。杼雲類杼。【索隱】:姚氏案:兵書雲“營上雲氣如織,勿與戰也。”軸雲摶兩端兌。杓雲【索隱】:杓,劉氏音時酌反。說文音丁了反。許慎注淮南雲“杓,引也”。如繩者,居前互天,其半半天。其■【索隱】:五結反。亦作“蜺”,音同。者類闕旗故。鉤雲句曲。【正義】:句音古侯反。諸此雲見,以五色合占。而澤摶密,【正義】:崔豹古今注云:“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之象,故因作華蓋也。”京房易候云:“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具,其下賢人隱也。青雲潤澤蔽日在西北,為舉賢良也。”其見動人,乃有占;兵必起,合■其直。
王朔所候,決於日旁。日旁雲氣,人主象。【正義】:洛書云:“有雲象人,青衣無手,在日西,天子之氣。”皆如其形以占。
故北夷之氣如群畜穹閭,【索隱】:鄒雲一作“弓閭”。天文志作“弓”字,音穹。蓋謂以氈為閭,崇穹然。又宋均雲“穹,獸名”,亦異說也。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大水處,敗軍場,破國之虛,下有積錢,【集解】:徐廣曰:“古作‘泉’字。”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蜄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正義】:淮南子云:“土地各以類生人,是故山氣多勇,澤氣多瘖,風氣多聾,林氣多躄,木氣多傴,石氣多力,險阻氣多壽,谷氣多痺,丘氣多狂,廟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多利足,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重,中土多聖人。皆象其氣,皆應其類也。”
故候息秏者,入國邑,視封疆田疇之正治,【集解】:如淳曰:“蔡邕雲麻田曰疇。”城郭室屋門戶之潤澤,次至車服畜產精華。實息者,吉;虛秏者,凶。
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正義】:卿音慶。卿雲,喜氣也。若霧【索隱】:音如字,一音蒙,一音亡遘反。爾雅雲“天氣下地不應曰霧”,言蒙昧不明之意也。非霧,衣冠而不濡,見則其域被甲而趨。
雷電、蝦虹、辟歷、夜明者,陽氣之動者也,春夏則發,秋冬則藏,故候者無不司之。
天開縣物,【集解】:孟康曰:“謂天裂而見物象,天開示縣象。”地動坼絕。【正義】:趙世家幽繆王遷五年,“代地動,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牆垣太半壞,地坼東西百三十步”。山崩及徙,川塞谿垘;【集解】:徐廣曰:“土雍曰垘,音服。”駰案:孟康曰“谿,谷也。垘,崩也”。蘇林曰“伏,流也”。水澹地長,見象。城郭門閭,閨臬タ藎還廟邸第,人民所次。謠俗車服,觀民飲食。五穀草木,觀其所屬。倉府廄庫,四通之路。六畜禽獸,所產去就;魚鱉鳥鼠,觀其所處。鬼哭若呼,其人逢俉。化言,俉,迎也。伯莊曰:“音五故反。”【索隱】:俉音五故反。逢俉謂相逢而驚也。亦作“迕”,音同。“化”當為“訛”,字之誤耳。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