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察日、月之行【正義】:晉灼云:“太歲在四仲,則歲行三宿;太歲在四孟四季,則歲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十二歲而周天。”以揆歲星順逆。【索隱】:姚氏案:天官占雲“歲星,一曰應星,一曰經星,一曰紀星”。物理論雲“歲行一次,謂之歲星,則十二歲而星一周天也”。【正義】:天官云:“歲星者,東方木之精,蒼帝之象也。其色明而內黃,天下安寧。夫歲星欲春不動,動則農廢。歲星盈縮,所在之國不可伐,可以罰人;失次,則民多病;見,則喜。其所居國,人主有福,不可以搖動。人主怒,無光,仁道失。歲星順行,仁德加也。歲星農官,主五穀。”天文志云:“春日,甲乙;四時,春也。五常,仁;五事,貌也。人主仁虧,貌失,逆時令,傷木氣,則罰見歲星。”曰東方木,主春,日甲乙。義失者,罰出歲星。歲星贏縮,【索隱】:案:天文志曰“凡五星早出為贏,贏為客;晚出為縮,縮為主人。五星贏縮,必有天應見杓也”。以其捨命國。【正義】:舍,所止宿也。命,名也。所在國不可伐,可以罰人。其趨舍【索隱】:趨音聚,謂促。而前曰贏,退舍曰縮。贏,其國有兵不復;縮,其國有憂,將亡,【正義】:將音子匠反。國傾敗。其所在,五星皆從而聚【索隱】:案:漢高帝元年,五星皆聚於東井是也。據天文志,其年歲星在東井,故四星從而聚之也。於一舍,其下之國可以義致天下。
以攝提格歲:【索隱】:太歲在寅,歲星正月晨出東方。案:爾雅“歲在寅為攝提格”。李巡雲“言萬物承陽起,故曰攝提格。格,起也”。歲陰左行在寅,歲星右轉居醜。正月,與斗、牽牛晨出東方,名曰監德。【索隱】:歲星正月晨見東方之名。已下出石氏星經文,乃雲“星在斗牽牛,失次見杓”也。漢書天文志則載甘氏及太初星曆,所在之宿不同也。色蒼蒼有光。其失次,有應見柳。歲早,水;晚,旱。
歲星出,東行十二度,百日而止,反逆行;逆行八度,百日,復東行。歲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歲而周天。出常東方,以晨;入於西方,用昏。
單閼歲:【索隱】:在卯也。歲星二月晨出東方。爾雅雲“卯為單閼”。李巡云:“陽氣推萬物而起,故曰單閼。單,盡也。閼,止也。”歲陰在卯,星居子。以二月與婺女、虛、危晨出,曰降入。【索隱】:即歲星二月晨見東方之名。其餘並準此。大有光。其失次,有應見張。其歲大水。
執徐歲:【索隱】:爾雅“辰為執徐”。李巡云:“伏蟄之物皆敦舒而出,故曰執徐。執,蟄;徐,舒也。”歲陰在辰,星居亥。以三月與營室、東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應見軫。歲早,旱;晚,水。
大荒駱歲:【索隱】:爾雅雲“在巳為大荒駱”。姚氏云:“言萬物皆熾盛而大出,霍然落落,故曰荒駱也。”歲陰在巳,星居戌。以四月與奎、婁晨出,曰跰踵。【集解】:徐廣曰:“一曰‘路’。”【索隱】:天文志作“路”。字詁雲,今作“踵”也。【正義】:跰,白邊反。踵,之勇反。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應見亢。
敦牂歲:【索隱】:爾雅雲“在午為敦牂”。孫炎雲“敦,盛;牂,壯也。言萬物盛壯”。韋昭雲“敦音頓”也。歲陰在午,星居酉。以五月與胃、昴、畢晨出,曰開明。【集解】:徐廣曰:“一曰‘天津’。”【索隱】:天文志作“啟明”。炎炎有光。【正義】:炎,鹽驗反。偃兵;唯利公王,不利治兵。其失次,有應見房。歲早,旱;晚,水。
葉洽歲:【索隱】:爾雅雲“在未為葉洽”。李巡云:“陽氣欲化萬物,故曰。協,和;洽,合也。”歲陰在未,星居申。以六月與觜觿、【正義】:觜,子斯反。觿,胡規反。參晨出,曰長列。昭昭有光。利行兵。其失次,有應見箕。
涒灘歲:【索隱】:涒歲。爾雅雲“在申為涒”。李巡曰:“涒,物吐秀傾垂之貌也。”涒音他昆反,音他丹反。歲陰在申,星居未。以七月與東井、輿鬼晨出,曰大音。昭昭白。其失次,有應見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