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會議講話

質量會議講話(二):

全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是教育系統落實xx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有力保障,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我們學習貫徹xx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是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教育改革發展邁上新台階。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以來,這是首次以質量為主題召開全國性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對於落實xx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決策部署,統一認識,深化改革,建章立制,提高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質量穩步提升

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恢復發展與改革開放進程是同步的。改革開放36年來,研究生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自主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戰略目標,成為具有全球影響的研究生教育大國。特別是20xx年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以來,研究生教育培養類型不斷豐富,基本形成學術型與套用型人才並重的培養格局,服務國家需求能力持續增強。高校500多個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前1%,排在全球第六,50多個學科進入世界同類學科前列,部分進入世界一流,學科整體水平顯著提高。我國與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定,合作辦學項目達188個,來華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的留學生比20xx年增加2倍多,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20xx年啟動的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確立了“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更加突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更加突出科教結合和產學結合,更加突出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一年來,各項工作協同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的步伐。

第一,學位授權體系日益健全。學位授權主動服務國家需求,面向科學前沿,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的學科和類型的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一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取消了一批審批事項,構建以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為核心,符合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律的治理體系。二是建立學術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擴大培養單位辦學自主權,鼓勵培養單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自身特色,按規則自主調整學位授權點,增強學科管理的靈活性。三是改革專業學位授權審核,不再把擁有學術學位授權點作為增列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先決條件,允許符合條件的培養單位直接申請增設專業學位點,並鼓勵將學術學位點調整為專業學位點,有103個學術學位點進行了調整,促進培養單位特色發展。

第二,質量保障體系逐步確立。加強頂層設計,在質量保證、學位授權點評估、論文抽檢等方面出台的6個檔案,得到各方高度認同,普遍認為標誌著研究生教育開始進入“質量時代”。這一體系有四大亮點:一是“五位一體”,實現政府、學校、學術組織、行業部門、社會機構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從過程到結果全方位保障,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二是重心下移,明確培養單位是質量保障的第一主體,發揮研究生和導師作用,把質量保障落實到各個培養環節。三是特色發展,在保證基本質量的基礎上,鼓勵引導培養單位按照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分類管理、分類評價。四是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增強導師和研究生的質量意識,引導培養單位營造體現發展定位、學術傳統與特色的質量文化,按照更高標準爭創一流。

第三,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一是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探索博士招生“申請—考核”制,突出專業背景和科研能力等考察。完善推薦免試,不再硬性規定推免比例,打破生源壁壘,引入競爭機制,激勵培養單位提高招生質量。最佳化結構,提高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比例,招生人數占碩士錄取總規模由20xx年的7%提高到今年的45%。二是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支持培養單位建立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如有的培養單位主動邀請行業企業參與,共同制訂培養方案;有的與企業緊密合作,互派導師,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有的調整培養內容,加強與特定職業人才實際能力要求的銜接。特別是醫教協同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有機銜接。三是改革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推動培養單位以科教結合為突破口,創新培養模式。建立研究生教育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緊密結合的新機制,推動高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各培養單位因校制宜,大膽創新。如有的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開展學位聯授互授;有的明確提出,博士生教育要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學術創新人才為目標;有的打破院系壁壘,積極探索學科交叉,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四是加強協同育人。加強“211工程”、“985工程”和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20xx計畫”)等高等教育重大項目與研究生培養的協同,將研究生的培養、科研和使用有機結合,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第四,投入保障顯著增強。堅持深化改革和加大投入並重,切實提高研究生教育保障力度。一是健全了投入機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培養單位多渠道籌集經費的投入機制。各省(區、市)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生均綜合定額撥款,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並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辦學條件和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收費標準。二是加大了投入力度。從今年9月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的生均綜合定額撥款大幅提高,碩士生從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到2.2萬元,博士生從每人每年1.2萬元提高到2.8萬元,地方所屬高校參照執行。僅此一項,中央和地方財政每年增加投入200多億元。三是完善了獎助體系。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對新入學研究生實行全面收費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資助比例和水平,特別是加大對基礎學科和國家急需學科的支持,加大對優秀研究生的獎勵力度,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研究生獎助經費增加140多億元。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幅放緩的形勢下,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第五,研究生參與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據統計,20xx-20xx年在校研究生對國際高水平論文貢獻率達36.8%,對國內高水平論文貢獻率達32.3%。20xx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中,近80%是國內博士。許多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人員都是我們自己培養的博士,如清華大學的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晶體結構,北京大學的鄧宏魁教授團隊成功將小鼠的皮膚細胞誘導成全能幹細胞並克隆出後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團隊測出量子糾纏速度下限等。

總的看,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展順利,成果顯著。深化改革日益成為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基調,抓內涵促質量日益成為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鏇律,服務經濟社會需求日益成為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方向。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統籌謀劃改革,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加強頂層設計。國務院有關部門協同推進改革,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推動投入機制和資助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進專業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的銜接,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推進醫教協同,中國科協、中科院、工程院和社科院共同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會大幅提高對研究生參與科研的支持力度。各地區、各單位積極實施改革,90%以上的研究生培養高校制訂綜合改革方案。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改革,新聞媒體廣泛報導,社會共識度不斷提高。在此,我向奮戰在研究生教育戰線的全體同志,向關心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二、研究生教育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質量提升的緊迫性更加突出

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頂端和國家創新體系的生力軍,承擔著“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我們必須立足現代化建設大局,深刻把握全球經濟科技競爭新趨勢,切實增強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第一,從歷史地位看,研究生教育對實現國家戰略、促進現代化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近代以來大部分重大科學發現和知識創新都是由研究型大學推動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重大變革和科技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820xx年,德國開創了現代研究生教育的先河,把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很快取代法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美國借鑑德國經驗,建立現代研究生院制度,加強套用科學研究,到20世紀中葉超越歐洲成為世界科技和經濟的中心。日本二戰後提出“科技立國”戰略,把研究生教育作為發展重點,使大學成為日本高科技產業的策源地。當今時代,全球範圍內科技創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出歷史性交匯。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人才的極端重要性,高端人才已成為爭奪的焦點。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都把研究生教育作為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美國近年來發布了一系列提升研究生教育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法案和報告,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保持研究生教育的領先地位,吸引大量海外優秀學生和頂尖學者。歐盟自1999年啟動博洛尼亞進程以來,千方百計增強歐洲研究生教育的競爭力,吸引各國優秀學生攻讀其博士學位。總的看,研究生教育是國家人才競爭和科技競爭的集中體現,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說,沒有強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沒有強大的創新體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增強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競爭力、吸引力和培養能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形成優勢。

第二,從肩負的使命看,研究生教育是我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徵的新常態,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經濟的面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寄予極高期望,加快頂層設計,就是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到現代化建設整個進程,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今年,國務院出台了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兩個檔案。這些都是真招、實招、硬招。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強調,要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給創新、創造人才更廣泛的空間,讓中國的“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可以說,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研究生教育作為教育、科技的最佳結合,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必須主動服務國家需求,為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進中高端,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優秀人才。

第三,從面臨的主要問題看,提高質量、內涵發展是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我國研究生教育近些年發展迅速,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與中央的要求和人民民眾的期盼相比,與肩負的使命相比,與國際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仍然存在明顯差距。一是發展理念尚未完全轉變。有些培養單位工作重心尚未完全轉變到內涵發展的道路上來,提高質量還沒有完全成為學校、導師和研究生的自覺意識。有些單位盲目擴張發展的衝動依然存在,在研究生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生源質量不佳的情況下,仍然把增設學位授權點、增加招生指標作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點;有的培養單位對於在經費、課題、成果等方面不具備條件的導師還允許招收培養研究生;有的培養單位質量控制意識不強,還存在薄弱環節,已畢業學生的博士學位論文被抽檢出不合格的情況仍然存在。二是創新能力培養亟須加強。這是我們與已開發國家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最大差距。我國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的前沿性、創新性不足,缺乏時代性和國際視野。培養單位對研究生的批判精神、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博士生在開闢新研究領域、運用新視角新方法、提出獨創性見解等原始創新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三是質量保障和監督力度還需加大。部分培養單位質量管理制度存在明顯缺失,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質量保障制度執行不到位,提高質量的內生動力不足;導師育人和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出口把關不嚴,缺少有效可行的分流淘汰機制;學風建設的任務仍然艱巨,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沒有健全的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沒有嚴格的執行,提高質量就無從談起,更談不上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總之,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使研究生教育成為高端人才的聚集器,會聚和造就有全球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形成新的“高端人才紅利”;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倍增器,產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使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主導力量;成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創新的推進器,集成世界文明之優長,兼具跨文化對話之視野,為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人文交流貢獻力量。

三、堅持問題導向,依法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

當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已全面啟動,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抓住機遇,突出重點,多措並舉,牢牢扭住質量核心不動搖,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教,使研究生教育質量有一個大的提高。這裡,我重點強調七個方面。

第一,牢固樹立科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觀。科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觀必須把握好四個方面:一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我國在校研究生近180萬,其中博士生近30萬。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僅是關乎成長成才的實際問題,也是關乎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原則性問題。在今年“五四”講話中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提出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深刻領會,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培養全過程,真正培養出具有堅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高度社會責任感、強烈創新精神、精深專業素養和開闊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二是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的關係。新世紀以來,研究生教育規模快速發展,總體上反映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但不可否認,在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一些培養單位也存在教育質量跟不上的問題。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追求質量、內涵發展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最本質的要求。今後規模的發展,必須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與導師隊伍建設、質量保障制度的完善相適應,在堅持質量第一的基礎上穩步有序推進。三是統籌好服務需求與最佳化結構的對接。沒有良好的結構,就不會有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從學科結構看,要加快發展新興交叉學科,特別是一些國家發展急需、影響未來發展的學科;從區域布局看,要加強研究生教育結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緊密對接;從培養結構看,要緊緊抓住就業和社會發展趨勢,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合理銜接。四是把握好既要借鑑又要弘揚的要求。西方已開發國家研究生教育已有200多年歷史,積累了較為成熟的經驗,規則、標準和法律保障較為嚴格,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否則就會水土不服。這些年來我們自己也有不少好的做法,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遵循教育規律,真正使研究生教育辦出中國特色、辦出世界水平。

第二,加快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這是提升質量的重點和難點。要加強系統設計,注重個性培養,形成針對性強、更加靈活的培養模式。一是以提高人才選拔質量為目標,改革考試招生制度。各方面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主要是現行制度不能有效考察學生的專業素養、學術潛質和職業能力,導師招生權落實不夠。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深化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根據培養目標的不同要求,改革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內容,逐步實行分類考試,學術學位研究生重點考察專業素養和創新潛質,專業學位研究生重點考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博士生招考要逐步建立“申請—考核”制,注重對學生專業素養、研究能力和創新潛質的綜合評價。二是以提高創新能力為重點,改革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統籌安排碩士和博士培養階段,促進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的有機結合,鼓勵科教結合、多學科交叉培養。要加強課程建設,把培養目標和學位要求作為課程體系設計的根本依據,強化課程的前沿性、系統性,整體最佳化課程體系。三是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大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實踐能力訓練,明確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內容、學時和比例,規範教學程式,提高教學質量。要建立穩定規範的聯合培養基地,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大力推動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有機銜接。四是發揮高水平大學的引領作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必須把研究生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導師隊伍建設、研究生招生、課程學習、學術訓練、實踐教學、價值觀培育、能力培養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建立與國際高水平大學質量可比的培養體系,帶動我國研究生教育水平整體提高。

第三,大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在今年教師節座談會上強調,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指出,希望廣大教師增強責任感,努力提高師德修養和教學水平,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授業解惑。這是對所有導師提出的要求。當前,導師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有的責任心不強,不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和思想狀況,論文指導不夠;有的沒有擔負起育人職責,“育人”、“用人”關係顛倒;有的學術自律不夠,剽竊、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各單位一定要把導師隊伍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首先要改革評價機制,改變單一以科研為導向的導師評價機制,把對學生的學業指導、學術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訓練等納入導師評價,鼓勵研究生參與對導師人才培養工作的評價。其次要提高教學指導能力。這是做好導師的基礎。不是學術水平越高指導能力就越強,指導好研究生也是一門學問。要加強導師培訓,支持學術交流和訪學,重視發揮導師團隊作用。第三要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學風、師風直接關係研究生成長成才。學校主要領導、院系主要領導必須親自抓,把學風教育納入研究生培養各環節,把學風教育做實、做硬。要進一步強化導師對學生學風教育的職責,把學生的學風情況作為導師考核的要素,建立強制性的青年教師和導師定期培訓制度。名師出高徒,我們要努力建設一支造詣精深、德學雙馨的導師隊伍,為提高質量夯實根基。

第四,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培養單位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第一責任主體,必須加快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一要科學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校辦學定位和服務對象,合理確定研究生教育層次、類型、規模和結構,制定與本單位辦學水平相一致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標準。二要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參照學位授予單位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基本規範,完善各項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制度,並保證有效執行,發揮自主辦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要建立研究生教育自我評估制度。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統籌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定期開展自我診斷式評估,自主確定與學校辦學目標相一致的評估標準,鼓勵教師和研究生積極參與,通過評估增強導師和研究生的質量意識。要根據評估結果,自主調整學位授權點,不斷最佳化學科結構。四要建立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公開機制。主動向社會發布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建立畢業生培養質量反饋機制,開展質量跟蹤調查,聽取用人單位意見,不斷改進培養工作。

第五,切實強化外部質量評價與監督。從國際上看,大致有三類模式,一是以社會機構監督為主導,二是以政府監督為主導,三是以政府授權的社會機構監督為主導。我們要博採眾長,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和教育規律的質量監督體系。一要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要以學位授權點的結構最佳化和質量監督為重點,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快學位授權審核制度改革,改革學位證書制發管理辦法,激發辦學活力。加強省級政府的統籌管理和監管職責。對不能保證質量的堅決撤銷學位授權。二要完善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制度。以培養單位自我評估為基礎,科學設計自評與抽評相結合的制度,突出人才培養這一核心;打破學位授權點終身制,建立強制退出機制,推動動態調整。三要建立績效撥款制度。加強財政撥款與教育質量的有效銜接,激勵高校自主推進改革,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四要加強第三方監督。培育獨立科學公正的第三方監督機構,建立政府、高校、第三方協同配合的監督新機制。政府和高校要加大信息公開,引導社會合理參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要強化標準,明確導向,真正把質量保障監督做實、做嚴、做到位。

第六,紮實推進研究生教育法治化進程。xx屆四中全會描繪了法治中國的藍圖,對完善教育等方面法律法規提出了要求。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要深入落實xx屆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健全制度、完善規範、明確標準、強化監督的總要求,使每一項重大決策和規定都有法律依據,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順利推進。一是加快健全法律法規體系。1980年通過的學位條例是新中國教育領域的第一部法律,20xx年對一個條款作了修正。30多年過去了,不少內容已明顯滯後,亟須加快修法進程。要做好有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構建位階分明、系統完整的法規體系。二是切實依法治教。嚴格履行中央、地方和培養單位的法定職責,推動學位授權、管理體制改革,加大區域統籌,擴大辦學自主權,健全學位爭議多元解決機制,使各層面的權力在法律框架內行使。要簡政放權,該放的堅決放下去,該管的真正管好,加快建立科學規範、符合規律的治理體系。國務院已經啟動了“十三五”規劃的研製,教育部也要及早研究制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

第七,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水平。在我國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今天,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意義更加重大。一要重視高水平師資的引進。既要築好“巢”,通過簽證便利化等措施,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師資來源國際化;又要把好關,會聚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二要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中外合作辦學、合作研究,支持與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學位等項目,促進我國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吸引和留住國內頂尖本科生。好大學、好學科要主動參與全球和區域性的重大項目,努力成為引導者和規則制定者。三要擴大來華攻讀學位的留學生規模。建立更靈活的招生制度,健全獎助體系,吸引全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優秀青年來華攻讀。改進教學環境和方式,營造多元文化交融的培養氛圍。四要參與人文交流。我們已建立了中美、中俄、中英、中歐、中法五大人文交流高級別磋商機制,要在機制框架內推動更多的師生交流、聯合培養、學術合作,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更好條件。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銳意進取、攻堅克難,開創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