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集釋》附錄三辨偽文字輯略



小人都不可與作緣。(又)

須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雅量篇)

二兒共敘客主之言,都無遺失。(風慧篇)

武帝喚時賢共言使藝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無所關。(豪爽篇)

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恆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容止篇)

庾長仁與諸弟入吳,欲往亭中宿。諸弟先上,見群小滿屋,都無相避意。(又)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訊息?此已喪矣!”

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都不哭。(傷逝篇)

郤尚書與謝居士善,常稱謝慶緒:“識見雖不絕人,可以累心處都盡。”(棲逸篇)

王經……被收,涕泣辭母……母都無慼容。(賢媛篇)

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又)

殷中軍妙解經脈,中年都廢。(術解篇)

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復疑。(任誕篇)

因召集諸將,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諸君皆是勁卒。”(簡傲篇)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假譎篇)

桓帳然失望。向之虛佇一時都盡。(又)

衛江洲在尋陽,有知舊人投之,都不料理。(儉嗇篇)

於是結恨釋氏,宿命都除。(尤悔篇)

列子的“都”字用法完全和世說新語的一樣。其所以不同的是,一個是明標著的六朝人的作品,一個是偽託的周秦人的古籍。明標六朝人的作品的,自無意避免當時口語,甚至特意使用當時口語,以見其文字的生動。偽託為周秦人古籍的,而竟流露出魏晉六朝人的詞語,則可見這一詞語的深入人心,竟成為難以避免的了。(“都”字如此用法,也常見於本書張湛之注,尤其可見。)

(五)

說符篇:“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所以”這兩個字的用法值得注意。不錯,在先秦古書中,“所以”兩字是常見的。但是,它的用法和這個不一樣。列子的這一用法,和今日一樣。這在先秦,只用“是以”、“是故”、“故”諸詞,不用“所以”。先秦的“所以”,不能看做一個詞,而應該看做一個由“所”與“以”相結合的常語。這一常語,因為“以”字意義的繁複,於是生出若干歧義。如以下諸句,是可以用各種意義來解釋的: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輸篇)

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孟子梁惠王下)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下)

這三句的“以”字都可以解作“用”字,因上下文不同,若改寫成為現代漢語,可用不同的詞來表示。“所以距子”可以講為“抵抗你的方法”;“所以養人者”最好即講為“生活資料”,若機械地講解,便可以講為“用來養人的東西”;“所以異於禽獸者”則又要講為“不同於禽獸之處”了。在這種場合的“所以”不容易和今天的“ 所以”(當“是故”解的)相混。

如果把“以”字解作“因為”,則“所以”則有“的原因”的意思。如: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孟子離婁上)──國家興衰存亡的道理也如此。

吾乃今知所以亡。(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我今日才知我逃亡的原因。

這種用法也是容易明白而不會含混的。但像下種句子:

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

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孟子告子上)

這種“所以”,形式上和今天的用法相似,自馬氏文通以來,多以古之“所以”同於“是以”、“因此”,亦猶“故”或“是故”,這種“所以”難道真是純粹表果連詞,和“故”、“是故”相同的嗎?我認為不如此。如果更深地加一番研究,就會知道這“所以”的用法仍是“的道理”的意思。“所以不願人之膏梁之味也”是“此其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的省略,“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也是“此其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的省略。這都是判斷句,不能看做表結果的敘述句。證據何在?就在孟子中可以找到。請看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