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易十一



"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如譬喻說相似。〔人傑〕

"聖人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蓋聖人見得天道、人事,都是這道理,蓍龜之靈都包得盡;於是作為卜筮,使人因卜筮知得道理都在這裡面。

問:"'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天之道'便是'民之故'否?"曰:"論得到極處,固只是一個道理;看時,須做兩處看,方看得周匝無虧欠處。"問:"天之道,只是福善禍淫之類否?"曰:"如陰陽變化,春何為而生?秋何為而殺?夏何為而暑?冬何為而寒?皆要理會得。"問:"民之故,如君臣父子之類是否?"曰:"凡民生日用皆是。若只理會得民之故,卻理會不得天之道,便即民之故亦未是在。到得極時,固只是一理。要之,須是都看得周匝,始得。"〔榦〕

"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此言有以開民,使民皆知。前時民皆昏塞,吉凶利害是非都不知。因這個開了,便能如神明然,此便是"神明其德"。又云:"民用之,則神明民德;聖人用之,則自神明其德。'蓍之德'以下三句,是未涉於用。'聖人以此洗心',是得此三者之理,而不假其物。這個是有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淵〕

"明道愛舉'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一句,雖不是本文意思,要之意思自好"。因再舉之。榦問:"此恐是'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之意?"曰:"否。只如上蔡所謂'敬是常惺惺法'。"又問:"此恐非是聖人分上事。"曰:"便是說道不是本文意思。要之自好。"言畢,再三誦之。〔榦〕

"神明其德" ,言卜筮。尊敬也,精明也。〔方〕

闔辟乾坤,理與事皆如此,書亦如此。這個只說理底意思多。"知禮成性",橫渠說得別。他道是聖人成得個性,眾人性而未成。〔淵〕

問:"'闔戶之謂坤'一段,只是這一個物。以其闔,謂之坤;以其辟,謂之乾;以其闔辟,謂之變;以其不窮,謂之通。發見而未成形謂之象,成形謂之器。聖人修禮立教謂之法,百姓日用則謂之神。"曰:"是如此。"又曰:"'利用出入'者,便是人生日用都離他不得。"又曰:"民之於易,隨取而各足;易之於民,周遍而不窮,所以謂之神。所謂'活潑潑地',便是這處。"〔學蒙〕

太極中,全是具一個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惡,皆陰陽變化以後方有。〔賀孫〕

周子康節說太極,和陰陽滾說。易中便抬起說。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如言太極動是陽,動極而靜,靜便是陰;動時便是陽之太極,靜時便是陰之太極,蓋太極即在陰陽里。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實理處說。若論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里。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雖然,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學履。

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太極卻是為畫卦說。當未畫卦前,太極只是一個渾淪底道理,裡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及各畫一奇一耦,便是生兩儀。再於一奇畫上加一耦,此是陽中之陰;又於一奇畫上加一奇,此是陽中之陽,又於一耦畫上加一奇,此是陰中之陽;又於一耦畫上加一耦,此是陰中之陰,是謂四象。所謂八卦者,一象上有兩卦,每象各添一奇一耦,便是八卦。嘗聞一朋友說,一為儀,二為象,三為卦,四為象,如春夏秋冬,金木水火,東西南北,無不可推矣。"〔謨〕去偽同。

明之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極',便有個陰陽出來,陰陽便是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是一個陰又生出一個陽,□是一象也;一個陽又生一個陰,□是一象也;一個陰又生一個陰,□是一象也;一個陽又生一個陽,二是一象也,此謂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這四個象生四陰時,便成坎震坤兌四卦,生四個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震〕

乾|──┐

├─────┐

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