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七章


“你們誰會掌犁,去犁幾趟吧。”
田見秀說:“不用,牛犢力氣小,也該讓它歇一陣。”
王四聽說叫牛犢歇歇,就從地里走出來,跑到一群孩兒兵中間,幫他們用撅頭
挖山坡。牛犢靜靜地立在田裡,啃著蹄子邊的幾棵小草。一隻紅下頦的小燕子,落
在它的脊背上,翹著長尾巴,快活地閃了幾下翅膀,呢喃幾聲,隨後和同伴們貼著
草地飛去。
自成問:“天旱,種包穀能出么?”
見秀說:“先種下去再講。大不下雨,挑水澆吧,能出多少是多少。節令到啦,
不能耽誤。”
“這裡要到山坡下邊去挑水,太遠。”
“澆水是困難,可是咱們不能坐等天公下雨,咱們北方天旱,莊稼人對澆水反
不注意,一味靠天吃飯。南方就不是這樣,幾年前咱們在和州、滁州一帶,那兒水
多,可是莊稼人還常常用水車澆水。南方不是沒有大旱,可是成災的時候較少,就
因為老百姓有澆水習慣。”
“玉峰,你對莊稼活真是留心!我平日只知道你很看重做莊稼,常說‘農桑為
立國之本’,卻沒有想到你在金戈鐵馬中還常常揣摩做莊稼的道理,這次大家舉你
做督墾,可真是舉對啦。”
“倘若有朝一日,天下太平,我能夠解甲歸田,自耕自食,得遂平生之願,那
就好了。”
“又想到解甲歸田!好,等打下江山,咱們一道兒種地去吧。”
李闖王哈哈地大笑起來,隨後向一個士兵要過來一把撅頭,同大家一起在荒坡
上點種包穀。等挖得渾身出汗,他把外邊的幾件衣服脫掉,只穿一件濕漉漉的、補
著許多補丁的單褂子,繼續挖地。儘管他在這裡暫時用的李鴻基這個名字,也不讓
部下在老百姓面前叫他闖王,但是老百姓近來都很明白他是何人。他們一點兒也不
怕他,站在附近望著他嘻嘻笑著,小聲地讚嘆不止。
快近中午時候,闖王派一名親兵回老營告訴總管,他不回去吃午飯,要到李過
那裡看看,下午還要到總哨劉爺那裡;倘有什麼要事,可到李過或宗敏那裡找他。

李過負責全營的練兵工作,稱做督練,這個名稱到五年後改為督肄,屬於兵政
府。闖王在侄兒那裡談了些有關操練的事,同將士們蹲在一起吃過午飯,親自到校
場看將士們練習射箭和操演陣法。將上們在操演陣法時雖然部伍整齊,紀律嚴肅,
但變化較少。他不由得想起來他缺乏一位深明陣法的軍師,心中有一點空虛之感。

另外有一隊步兵在操練長槍,自成也走近去看了一陣。最近幾年,他為著行動
迅速,幾乎完全變成了騎兵。騎兵作戰一般喜歡使用刀劍,用長武器的較少。如今
馬匹一時不易補充,不得不訓練一些步兵。根據闖王意見,每個步兵要練熟兩種武
器,一種是槍,一種是單刀或劍。俗話說槍為諸兵之王,這是因為槍是長武器,而
槍法又變化多端。士兵會用長武器,一躍而前,敵人在二丈以內,即令用較短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