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七章


──────────────
①力——我國上古和中古測量弓的強度以“石(音擔)”為單位,到了明代或
稍早一點,大概由於制弓技術的進步,改為以“力”為單位。一個力是九斤十四兩
(或雲九斤四兩)。相傳十個力等於一石。
──────────────
“我想替你做成二十個力的弓,你看怎樣?”
“你是要我平時練習用還是臨陣作戰用?”
“自然是臨陣作戰用。平時練習,八九個力的弓就行了。”
“我作戰的時候喜歡用強弓。老曹,你儘量替我多做幾個力吧。”
“做二十五個力,行吧?”
自成笑著搖搖頭。
“再加兩個力行吧?”
自成仍是笑而不言,微微搖頭。
曹老大向左右的人們望望,又望著闖王說:“好,替你做三十個力吧,這可是
特號強弓!”
自成放下牛角,在弓箭師傅的肩上拍一下,回答說:“老曹,還差一點,你替
我做成三十五個力的吧,免得虧了你的好材料。”
曹老大張大嘴啊了一聲,驚嘆說:“這樣強弓,不妨礙馬上左右開弓,你老真
是神力!”
闖王回答說:“自幼喜歡拉強弓,已經習慣啦。比這再多幾個力的弓也可以在
馬上拉滿,不至於弓欺手①。”
──────────────
①弓欺手——這是射箭技藝上的一句成語。手強弓弱叫做“手欺弓”,弓強手
弱叫做弓欺手。
──────────────
他離開弓箭棚,走不多遠就到了熱鬧喧天的鐵匠棚。鐵匠棚現在有五十多個鐵
匠,大部分是從士兵中挑出來的,一部分是從各地招雇的鐵匠老師,這五十多個人
分存四個草棚里,每一個草棚有一個小頭目,稱做棚頭。全鐵匠棚由一個哨總統帶,
稱做鐵匠總管。自成先走進第一座鐵匠棚里,同大家打了招呼,看了一陣,向棚頭
詢問了兩三天來的工作情況,隨後走到一個爐子旁邊,掌鉗子的師傅是從杜家寨來
的包仁。當包仁從爐子內把燒得通紅髮軟的鐵料夾出來放在砧子上時,闖王從地上
掂起來一把大鐵錘。包仁笑著說:
“闖王,你又要掄大錘么?”
“我要跟你學手藝哩。”自成說:“怎么,你還是不收我做徒弟?”
“好說,好說。”包仁左手掌鉗,右手拿著小鐵錘在燒紅的鐵料上連敲幾下,
說:“打!用力打!”
包仁用小錘子指點著,闖王和一個翹鼻子青年士兵一替一下掄大錘。打了一陣,
一個槍頭的模樣打成了。包仁把這個半成品送進爐里,笑著說:
“闖王,你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誰也不敢收你當徒弟。別看我有了一把年紀,
我也怕折壽!”
自成同包仁說笑了一陣,直到把槍頭使了鋼,完全打成,才離開包仁,他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