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主持人大賽第四期最新觀後感5篇精選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xx主持人大賽》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個電視大賽,旨在為優秀主持人搭建一個頂級的展示平台,為中國廣播電視事業輸送全媒體、全球化、複合型主持人才。時隔八年回歸的央視主持人大賽備受關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觀後感

央視20xx主持人大賽已經播出3期,每一期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視率。

可以說這是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領域的頂級賽事,每一個進入總決賽的選手,都已經在各自的賽區經歷過一番鏖戰,成為一方“霸主”,在自己的工作環境裡,也算得上是絕對的精英,但在主持人大賽的舞台上,就只能是一個選手,以往的榮譽和成績都不會作為加分項,只有曾經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素質才能為自己助力,真正比拼的,是個人的綜合實力。

這樣的賽事,讓我們看出在螢屏上風光無限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其實有著極高的準入門檻。

從主持人到評審,無一不是在央視舉足輕重的“大咖”。

撒貝寧,以學霸之姿被保送北大,還沒畢業又被保送讀研,後來又在央視主持人大賽中成為冠軍,順利成為中央電視台的正牌主持人,迄今為止已主持過多檔優秀節目,如《今日說法》、《開講啦》、《挑戰不可能》等。他如同華山論劍時的東邪黃藥師,身懷奇技,卻又拿捏精準,恰到好處地完成自己的職責,又不忘突出選手。

康輝,中國電視界頭號節目《新聞聯播》的頭號主播,屬於“御前報導”和隨“君”記者的不二人選,他的專業素養有目共睹,他對選手的點評一針見血,仿佛在華山上論劍的“南帝”,以“一陽指”指點天下武功,可謂快、準、狠!

如果在前幾年說董卿是央視綜藝節目的當家花旦,想必沒有多少人反對。但她在事業的巔峰期,卻選擇了赴美深造,再度歸來後,她的節目有了更高的文化含量,主持與點評的風格也變得知性和富有文學涵養。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挑戰不可能》、《故事裡的中國》等。

有些女性明星或主持人經不住聚光燈的炙烤,要么現了原形,要么成了精,董卿卻把自己修成了仙,得體自在,宛如鶴舞雲天,不沾塵埃。

在第3期新聞類選手中以最終得分96.582名列第一的劉妙然,是河北電視台《河北新聞聯播》的主播,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她算是科班出身,連續8年參與全國兩會報導,讓她具備了在大型會議上現場播報的經驗和能力。

三分鐘的自我展示,選的是她分別在天安門廣場報導兩會、雄安新區的建設場地和冬奧會建設場館的採訪,可以說這是她往昔工作中的摘取,屬於團隊工作下的配合,但她以端莊規範的職業水準,行雲流水般地完成了一次展示,但也不得不說,這是一次信息的堆砌,只想填充卻不給觀眾思考的空間。90秒的即興考核,她達到了一定的完成度,時間的把握也比較精準。

其實個人的魅力和真實的應變能力就體現在這90秒上,只是劉妙然以為完成而完成,所說的言辭基本算是老生常談,沒有自己的思辨和個性。也許,國家級的新聞平台,需要的就是她這樣能夠照本宣科不臨場發揮的主持人,如同康輝對她的點評:形象、語言的表述、都符合我們心目當中對電視新聞女主播的所有標準。

新聞類2號選手崔爽來自雲南電視台,是《雲南新聞聯播》的主播,這個在容貌上和李修平有幾分神似的東北女子,端莊大氣,成熟中散發著親和力。她是畢業於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傳播學碩士,她的三分鐘自我展示以分秒不差的精確完成,用康輝的話說,她選了一個非常宏大的主題——精準扶貧,卻又能講述得有故事,有細節,有情懷。

90秒的即性發揮,她以自己的理解講述了一個新聞故事,雖然在時間上略有欠缺,但該表達的,該傳遞的,一個不少,這也是她個人綜合素質的最直接體現。

如果她是第1個出場的選手,那么康輝說給劉妙然關於形象、語言都符合我們心目當中對電視新聞女主播所有標準的評語,也許就先說給了崔爽。

文藝類選手張舒越是剛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學生,年僅22歲的她美到一上場就引起一片驚呼,她的身材高挑到讓撒貝寧有意和她拉開距離。三分鐘自我展示講的是“最美家鄉人”馬旭,康輝對她做出了很高的肯定:“你講的是一個新聞故事,但是設計成‘尋找最美家鄉人’的文藝晚會現場,給你講新聞故事提供了很好的底子。”

董卿也表示仿佛身臨其境:“你一上來,大家已經被你帶入那個情景當中似乎一台晚會馬上要開始了。”

最終她以96.469的得分成功晉級。

文藝類選手中以96.120分晉級的是來自廣東電視台的孟語凡,她一出場,就揭開了第二場比賽中的一個懸念——她和該期的新聞類選手田靖華是一對夫妻,廣東衛視的《廣東新聞聯播》,經常由他們夫妻檔組成。這次又同時參加央視主持人大賽,所以她的自我展示講述了“同心、同向、同行”的故事。可以說她的發揮最具情懷,也有很大的感染力。

不管晉級的還是落選的,能夠參加這一次“華山論劍”,都已證明了自己的優秀,而且有一部分選手原本就是央視的記者或主持人,屬於真正的“中央軍”,但要想在這支精英雲集的隊伍中領銜掛帥,也一樣要和其他選手接受嚴苛到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賽制。

每一期節目從播出到結束,始終以乾淨、清爽、理性、高端的內容滌盪著觀眾的心情,如同一股清流,既賞心又悅目。作為一檔綜藝類的真人秀節目,他們真正做出了國家台的風範。

從央視索福瑞對收視率的調查來看,《主持人大賽》第三期的收視率達到了1.186,在CSM59城收視中名列第二,市場份額高達4.310,在連電視開機率都不斷下降的當下,這個數字的出現,足以說明《主持人大賽》以其品質贏得了觀眾的“鎖屏”。

而作為觀眾,我們希望這種高品質的綜藝節目能越來越多。

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觀看有感

《主持人大賽》是央視的老牌節目了,1988年就舉辦了第一屆,之後分別於1995、20xx、20xx、20xx、20xx舉行了第二屆至第六屆。20xx年的《主持人大賽》是第七屆,也是時隔8年後的回歸。多年來,《主持人大賽》持續為央視及各大衛視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鞠萍、張澤群、王志、曹可凡、劉芳菲、撒貝寧、陳偉鴻、胡蝶等優秀的主持人均是從這個節目中出來的。只是,此前的《主持人大賽》都不像這一屆如此火爆——不僅收視率極佳,在網際網路上也贏得大批年輕人的擁躉。

《主持人大賽》緣何火爆?其能選出我們這個時代所需的主持人嗎?

“比賽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

《主持人大賽》的賽制簡潔明快,一點拖泥帶水都沒有。每期節目12位參賽選手,分為“新聞”和“文藝”兩大類別,在第一階段比賽中,前五場比賽每場共有6名選手晉級,淘汰率50%。

比賽分為3分鐘自我展示+90秒的即興考核,結束後由專業評審和大眾評審的分數綜合算出,兩組的前3名可以晉級。也就是說,每輪四五六號位出場的選手,都是比賽的賽點,他們將直接決定著,下一個被淘汰的選手是誰。

3分鐘自我展示,是提前準備的,選手可以利用多媒體和道具。但自我展示結束後,立即進入即興考核,選手隨機抽題,抽到題後立即進入90秒倒計時,基本是無縫對接了。

90秒即興發揮結束後,評審開始打分,與此同時,董卿和康輝或許會點評幾句。專家評分立即就出來了,並實名顯示在大螢幕上,哪個專家打多少分一目了然。專家評審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算出平均分,最後得分是專家平均評分×60%+大眾平均評分×40%。成績公布後,下一個選手馬上進場比賽。

以第三期為例,大概95分鐘,開頭評審和賽制介紹僅用3分鐘,片尾的總結就1分鐘,12位選手,平均每個人只占用了7.5分鐘的時間,而這7.5分鐘裡,包括3分鐘自我展示、1分半的即興,還有點評和打分。

所以有觀眾點評說,“這是史上節奏最快的中國比賽節目,不存在之一。”觀眾已經受夠了太多競技類綜藝囉里囉嗦講故事,以及結果公布前花式生硬的廣告插入。央視做節目還是保持著極高的專業度和社會屬性,賽制乾淨利落、廣告點到為止、評審惜字如金、結果即時公布,就像專業評審敬一丹說:“我以為比賽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

節目好看並不僅僅是因為賽制,也在於這些選手一個個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比賽過程就像“神仙打架”。能夠進入全國60強的,基本功肯定都足夠紮實,比賽階段非常考驗人的,在於90秒的即時考核。大螢幕上有1-6個選題,選手隨機抽選,新聞類一般是一張最近的新聞圖片和簡單介紹,文藝類一般就一個主題,要求選手在90秒的時間內完成相關評述。這一環節有點像是公務員面試,不僅要言語流暢、邏輯通順地答滿90秒鐘,還得確保快速抓取信息、緊扣主題,有內容、有深度、有升華。這對於主持人的積累、臨場發揮能力、心理素質都是很大的挑戰。令人欽佩的是,每一個選手都是出口成章,雖然評述水平有高低,但一點都不磕磕絆絆。這非常難能可貴。

除此,央視的“鐵三角”撒貝寧、董卿、康輝,也是節目的一大看點。畢竟難得有節目能夠將他們仨聚在一塊。撒貝寧曾是第三屆主持人大賽的冠軍,他的控場能力一流,該嚴肅時嚴肅,該深刻時有內容,該拋梗時每一個梗都能響,為一檔整體偏專業和嚴肅的節目增添了輕快的氛圍。董卿和康輝內行看門道,寥寥數語一針見血,門外漢也受益匪淺。

新聞主播的“去個性化”與“個性化”

《主持人大賽》第一期驚艷,但第二、三期看下來,不少人便覺得略微疲勞。主要還在於90秒即時考核的考題,太過於模式化了。文藝類考題,就是三個關鍵字,“家鄉”“傳統節日”“晚會主持”。比如考題里有家鄉的歌聲、家鄉的節日、家鄉的美食、家鄉的親人等;提到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新聞類考題,主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的重要方針政策展開。

因為考題的同質化,導致了90秒評述的風格也過一致化了,都是宏大的主題、頌揚式的表達、正能量的。主持人水平高一些,表達會有一些亮點,如果主持人緊張或者剛好對選題比較陌生,就只能滾軲轆式地說一些空大的、概念化的、正確的話,略微乏味,個性化不足。

這么說,並不是說這樣的選人標準錯了,而是說,太單一了。雖說劃分為新聞類和文藝類,但本質上還是以新聞主播的標準來選拔主持人。

新聞主播的職責,就是播新聞,他們通過形象、聲音和各種非語言符號傳播信息、串聯節目、表達觀點。對於一個新聞主播來說,除了良好的形象外,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語言形象。比如你得口齒伶俐、字正腔圓、呼吸無聲、感而不入、語尾不墜,聲音的高低、輕重、長短、快慢、停頓等與節目內容一致,從而保證新聞明晰、規整、流暢、迅捷地抵達客群。《主持人大賽》非常注重選手的聲音的輕重、節奏等。

不要把播新聞看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好像念稿子誰都會。現在很多新聞APP都有機器人朗讀新聞的功能,大家可以隨意點開一個試試,機器朗讀的新聞毫無波瀾和感情,乾癟無趣,就像節目中一名選手說的,“她(人工智慧)缺少的就是語言的交流、情感的交流”。

隨著媒介環境的變化,新聞主播的職責就不僅僅是播新聞了,而是朝著采、編、播於一身的綜合方向發展,一專多能的複合人才將是大勢所趨,就比如主播在連線採訪時,得發揮自如、得心應手,在對一些重大事件的即時點評要有敏捷的思維、淵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解。新聞主播不僅得會“播新聞”,還得會“說新聞”“評新聞”,比如像《新聞1+1》中的白岩松。這也是90秒即時考核的目的。

隨之而來的一個爭議性問題是,一個新聞主播到底是要凸顯個性,還是隱藏個性?主播的角色是要突出,還是應該淡化?

業界的普遍看法是,新聞主播應該冷靜、客觀、準確、迅捷、密集地傳播有價值的信息,他必須是去個性化的,不能將個人的情感和意志代入到新聞當中,這才符合新聞報導的客觀性原則。像我國播音學泰斗張頌先生就認為,“真正的新聞節目,以發布法令、政令、公布檔案、文告,傳遞信息、資訊,傳播事件、情況為己任,而不以‘取媚於人、取悅於人’吸引客群,更不應該以‘招歡買笑、矯情邀寵’進行交易。否則,新聞就會變成任人玩弄、改頭換面的稗史野文,只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了。”

現在看來,這也不是說新聞主播不能有個性特徵,畢竟哪怕是新聞類節目,定位也各不相同,有的偏嚴肅,有的更鮮活,這對於主持人的個性要求也不同,前者要求主持人嚴肅莊重,後者的主持人也不妨以更活潑的形式客觀地播報新聞。只是即便是後者,主持人的個性總體是隱藏在新聞背後,就比如朱廣權播新聞,偶爾一些生活類新聞時,他才說上一兩個段子,但每一回他坐在主播台前,都是西裝革履、正襟危坐。

從這個角度看,《主持人大賽》比較單一、去個性化的考題,是適合用來選拔新聞主播的。新聞主播是在“去個性化”的前提下,適當地進行“個性化”傳播。

文藝類主持人應提倡“個性化”

現在的問題是,節目冠以《主持人大賽》之名,也專門辟開了一個文藝類類別,但節目對文藝類的考核方式,坦白講,已經無法適應時下觀眾的審美需求了。

什麼是文藝類主持?它涵蓋的面就非常廣泛了,新聞類主持以外的,都可以囊括到這個大概念里。董卿主持的《朗讀者》《故事裡的中國》是文藝類節目,撒貝寧主持的《了不起的挑戰》《開講啦》是文藝類節目,何炅主持的《快樂大本營》《拜託了冰櫃》也是文藝類節目。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不那么嚴謹地將文藝類主持替換為“綜藝主持人”。

但《主持人大賽》對文藝類主持人的選拔標準,卻依舊停留在《曲苑雜壇》《綜藝大觀》《同一首歌》的範式里,主持人的身份更像是“報幕員”和“串講人”,主持人的角色比較程式化,自由發揮的空間有限。所以二十年前,文藝類主持人跟新聞類主持人雖有很大的差別,但並非涇渭分明,主持人都得會以字正腔圓的口吻升華主題。

而就前三期文藝類選手來看,除了龔凡在3分鐘自我展示時間裡以“計算機和詩詞”這樣比較新穎的內容為主題外(龔凡也拿到了本場文藝類的第一名),大部分文藝類選手的自我展示都緊扣“發揚傳統”“正能量”這樣的主題。並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說,差異化、多樣化會更好——因為這也是時下綜藝節目的特徵。

這幾年來,綜藝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20xx年湖南衛視播出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爸爸去哪兒》以前,綜藝節目大多是棚內拍攝,主持人是節目流程關鍵的引導者,是節目的核心。就比如《幸運52》中的李詠,或《開心辭典》里的王小丫,主持人與節目密不可分,節目走紅的同時,主持人也會被觀眾深深記住。

《爸爸去哪兒》是戶外真人秀,李銳雖然依舊承擔著主持人的功能,引導著節目流程,但他的身份不是“主持人”,而是叫做“村長”,主持人與嘉賓一同是真人秀中的一部分,主持人也參與著“非角色表演”。相較於主持人,更能給觀眾記住的是參與這個“秀”的“真人”,誰的人設更突出更討喜,觀眾印象就最深刻。

《爸爸去哪兒》仍舊有主持人的一席之地,但到了《奔跑吧》《極限挑戰》《花兒與少年》《中餐廳》等真人秀中,主持人的角色直接取消掉了,由參與的明星來承擔著主持的功能(就是所謂的主MC)。

哪怕是一些棚內錄製的節目,因為對“真人秀”元素的強調和對“劇情化”的推崇,主持人的角色也在不斷淡化。以在播的幾檔節目為例,《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伊一是演員李立群的輔助;《演員請就位》,演員沙溢當主持人;《跨界歌王4》,請劉濤當主持人;《演技派》,沒有主持人。

而另外一些仍舊以主持人為核心的節目,比如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也多不是科班出身,比如姜思達的《僅三天可見》、許知遠的《十三邀》。

總之,在真人秀時代,雖然節目一定有人在承擔著主持功能,但很多時候,這個功能不需要由專業主持人來做了,演員、歌手、綜藝咖都可以履行,甚至效果不比專業主持人差。綜藝節目的形態變了,對主持人的要求也變了。可如果專業院校對綜藝主持人的培養和選拔,依舊是以央視大型晚會主持人為唯一標準,那么,文藝類主持人的就業面向就會越來越窄,供他們發光發熱的機會非常有限。

這就是《主持人大賽》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去個性化適合於新聞主播,卻恰恰不適合於綜藝主持,相反,在人人都可以當主持人的年代,主持人除了更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外,他還得有個性、有、有態度。就像主持人華少在一篇《主持人還有將來嗎?》的文章里說的,“如今,我們的社會不再只是被一種聲音所‘統治’,我們現在有了更多空間的表達自由,特別是社交媒體讓更多人擁有了言說的快感,多數人越來越有自己的態度,但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主持人依然只是一台說話的機器……有態度,有自己的價值觀,才是主持人的倖存技能。”

這不是要求每一個綜藝主持人像何炅、撒貝寧那樣全能,無論是嚴肅的場合還是娛樂的場合,表現總是恰如其分,一點都不違和。但對於綜藝主持人來說,每個人都有必要根據自己的個性確定自己的大致方向,或外放或內斂,並在各自的方向上精進。外放的,就得放得下身段,鍛鍊自己在各種開放環境中的應變能力,既遊刃有餘,又得有一定的綜藝感;內斂的,亟需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人文素養。當前《主持人大賽》對文藝類主持人的考核,除了晚會主持人標準,還應該有這兩個面向。

在媒介變革時代,任何媒介從業人員都有一種不安全感。主持人也不例外,很多主持人面臨著轉型的危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這樣的危機感短時間內不會消失。但也不必悲觀,可以篤定的是,無論怎么變化,主持人這一職業都不會消亡。表面上看人人都可以當主持人,但再有綜藝感的演員或歌手,都難以坐上新聞主播台;而雖然真人秀時代綜藝咖頗受歡迎,但跟純粹綜藝咖相比,有綜藝感的主持人更為搶手,畢竟節目可以沒有“主持人”,但任何節目都要有人承擔隱形的“主持功能”。所以何炅一年到頭幾乎無休地接節目,撒貝寧也更頻繁地出現在一些真人秀中。

白岩松曾經說過:“當全民皆記者時,記者的價值才更高,就像每一個人都開始做飯了,都開始追尋‘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大廚的身價才是最高的。”對於主持人,也同樣如此。《主持人大賽》其實就是一次“大廚”競技。來的都是大廚,希望考核的“廚藝”再豐富多樣一些。

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觀看心得

時隔幾年又重新開啟的央視主持人大賽千呼萬喚始出來,20xx年央視主持人大賽決賽第的前三場比賽都堪稱是“殿堂級”的視聽盛宴,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60強選手分為新聞類和文藝類兩條賽道進行角逐,在決賽前兩場中的選手們表現得非常出色,整場比賽的幾個環節的選手們的出色表現為關注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決賽第一場新聞組的鄒韻、文藝組的龔凡和遲茜,第二場新聞組的白影和文藝組的周瑜都幾乎成為了賽後大家經常談論的話題。

20xx主持人大賽決賽第三場的選手們的學歷和精力都很優秀,包括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瀋陽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中華女子大學、中央戲劇學院、河北師範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等國內外各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其中第三場的黑龍江籍選手數量和排名較高。

20xx年主持人大賽決賽第三場比賽的文藝類選手李七月、張舒越和孟語凡晉級全國30強,其中排名順序為李七月、張舒越、孟語凡、張健、韓雨菲和張靚婧。

20xx年主持人大賽決賽第三場比賽的新聞類選手劉妙然、崔爽和董星辰晉級全國30強,其中排名順序為劉妙然、崔爽、董星辰、薛焱丹、趙璐和高旭。

在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三場中有幾位口齒伶俐,顏值擔當脫穎而出的女神級別主持人選手,一起認識一下吧。

尋人記者李七月

李七月,1987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曾獲第六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優秀獎。

她曾擔任遼寧衛視《第一時間》主播、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出鏡記者,20xx年進入《華人世界》欄目組擔任主持人。

在20xx年央視主持人大賽中,尋人記者李七月在3分鐘的自我展示中,憑藉細膩真誠的表現打動眾人,獲得董卿稱讚符合觀眾心目中文藝類主持人的形象,憑藉實力入圍文藝30強。

應屆畢業生張舒越

張舒越,1997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女主持人、演員,她曾經參與北京衛視《海洋沙灘狂歡節》,並擔任外景主持人。

剛“入行”的張舒越,曾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如今踏上舞台,也是對自己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檢驗。“最美”家鄉人馬旭奶奶的故事,在她深情動人的敘述下感染全場。

新聞人劉妙然

劉妙然是一位河北石家莊姑娘,她在20xx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在河北電視台主播《河北新聞聯播》等新聞類節目。

時隔八年再次登上主持人大賽舞台的劉妙然,已連續八年參與全國兩會的相關報導。

通過講述自己的採訪經歷,將雄安建設者的自豪、冬奧會氣象服務隊力爭精準的人工測量數據、國際奧委會主席點讚中國效率的故事串聯在一起歌頌奮鬥之美,最終晉級決賽30強。

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觀看體會

最近央視爸爸推出的《主持人大賽》可以說是火得一塌糊塗,該節目由風趣幽默的北大才子撒貝寧擔任主持人,有趣的是撒貝寧本人曾經就是主持人大賽的第一名,該節目的點評嘉賓有著名主持人康輝、董卿、朱迅等,擔任本次主持人大賽的評審都是央視的一些大佬。網友直呼這節目,這配置簡直就是教地方衛視怎么做人。

本次比賽的選手他們當中有些已經在電視行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的老將,也有非常優秀的名校大學生。他們個個都是帥哥、美女,並且才華橫溢,看過比賽的網友紛紛發表敬佩的感慨:“這簡直就是神仙打架,我覺得我生下來就是湊數的。”“看了這個節目作為一名職業噴子,我都不敢發表意見,生怕暴露自己文化水平不夠”。

更有趣的是有一對來自廣東的高顏值參賽夫妻居然在央視秀了一把恩愛,網友直呼:“人在家中坐,糧從天上來。還有網友感慨道:“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的雞腿為什麼不香了呢?”這個節目老少皆宜,又頗具教育意義,尤其是小孩看了更能激發他們的鬥志、激情,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立志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20xx央視主持人大賽觀看學習

《主持人大賽》厲害的節目厲害的人啊!

節目流程簡潔而緊湊,主持風格沉穩又有趣,比賽環節精彩且刺激,點評語句言簡而點睛。

這不僅是一場個人魅力的展示,不僅是一出文化宣揚的演出,更是一股智慧才華的激流沖盪了久存的平靜。

崇拜、仰望、感嘆、讚嘆不足以用於該場比賽,也不足夠表達對選手們的喜愛,那種骨子裡透出的自信,那份胸有成竹的坦然,那擲地有聲的表達是許久未見的心動畫面。

撒貝寧風趣的主持,董卿、康輝金句的點評以及敬一丹,朱迅,劉欣,魯健等主持大咖的評審增加了節目的看點,但今天主要看一下帶給我們那么多驚喜與震撼的選手們吧。

姚軼濱

第一位出場的他真情的講述,切實的聯想,生活給予了他最誠懇的感受,而他則以優秀的表達回饋了一種生活,回應了一份操守。

演講中他驕傲自豪地訴說爸爸身為醫生治病陪患的感人故事,又感激認同爸爸對自己的支持鼓勵。“用聲音去陪伴,只要你的聲音在,只要聲音中仍然有一份力量在,那就會有一份希望一直在”這是爸爸對他鼓舞,又何嘗不是一份深深的愛。

“用聲音去陪伴”多么暖人的存在;“只要聲音中仍然有一份力量在,那就會有一份希望一直在”聲音中那份力量是堅持,堅定的力量,是為夢發聲的力量,更是推動自己前行的力量,而那份希望會是於己於人對未知最美好的嚮往吧!

鄒韻

身著一套幹練淡粉套裝,邁著輕盈自信的步伐走入舞台中央,聲平氣和地開啟了自我介紹“我是主持人鄒韻,諧音走運……”甜美的聲音,穩健的音調演講著她的經歷,表達著她的感知。

每一個字,每一組詞都是優雅而堅定的。同聲傳譯的出道首秀後輾轉到新聞媒體人的路上,20xx年的經歷令她見多識廣,氣宇不凡,但更為重要的是她身上那積極主動變優秀的自發力讓我們今天見識到一個如此舉止大氣,芳蘭竟體的鄒韻。

一個學漢語的女孩,一個普洱茶愛到雲南的小伙,在鄒韻眼裡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融入,是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她從駐外報導的經歷感悟到的更是中國在國際話語體系份額的提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親身感知,在她這裡上升到了民族的前進,國家的強盛,可以說此人是胸懷有寬廣,胸中有大義的。

90秒現場挑戰,她清晰的邏輯,完美的表述,精準的措辭讓人一分鐘內記住了無需讓座的劉增盛老人,而“情分”“本分”的解析,紅燈亮起的意義更讓人記住了這位蕙質蘭心,鍾靈毓秀的鄒韻,這一股沁人心脾的淡粉色。

劉欣老師說她是一個任何困難都能駕輕就熟去做事的人,說我們需要像她這樣為中國發聲的主持和記者,這是很高的評價了,倘若讀到此文的你看了鄒韻的演講也一定會認為她可以擔此重任的。

龔凡

明眸皓齒,桃腮帶笑,一個優秀的代碼美女工程師主持節目可以說絲毫不遜色,顏值才華於一身的她可稱是秀外慧中,氣若幽蘭了。

相信她編寫的工程為撒貝寧老師當場寫的詩成為了這比賽的亮點。全程帶動觀眾並與之互動的過程不僅是能力的體現更是個人魅力的展示。

參賽選手真的是風格各異,個性鮮明。

趙思衡

的機智聰明,活潑幽默自帶喜感的表達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果新禹

用深情的字眼傳遞出一份難忘的懷舊思念,訴說的真情打動著人心。

李莎旻子

抑揚頓挫的語調,聲情並茂的講說會讓你也馬上想與夢想談一場戀愛;

遲茜

引用的那句“夫天地著,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更是驚倒一片,要有多么強大的知識儲備才可如此運用自如。

時而心奇欲探,時而開懷大笑,複雜的心緒集聚一場賽事,錯雜的情感匯聚一場論壇。

觀後感只覺:人生如此精彩,世界之大我之小,知識浩瀚我的少,人各有舞台,既來到莫要白白走一遭。如果你看了節目想必多多少少也會有同感,倘若你沒看那可要十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