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不得不百計籌餉。不料朕向戚畹藉助,戚畹抗旨;向百姓加賦,百姓怨言。你是天
子近臣,也對加征練餉肆口低毀,比為鴆毒。哼哼,成何話說!你如此低毀練餉,
試問你有何良策助朕籌餉練兵,以救目前危急?不籌炯,不練兵,罷掉楊嗣昌,派
你代朕督師,你能將張獻忠、李自成諸賊迅速剿滅或獻俘闕下,清國家腹心之患?
你不顧朕日夜為國事焦憂,妄肆攻訐,忠君愛國之心何在?哼!”
黃道周說:“臣今日所言者,正是出自一片忠君愛國之心。流賊禍國,致勞宸
憂,臣何嘗不欲食其肉而寢其皮。至於東虜為患,臣平日既憂且憤,獨恨楊嗣昌只
知與東虜暗中議款,全忘《公羊》‘尊王攘夷’之教。今日人心潰決……”
崇禎又截斷說:“我問你有何好辦法籌餉練兵!”
黃道周說:“大抵額設之兵,原有額餉。如今兵多虛冒,餉多中飽。但求認真
實練,則兵無虛冒,切自足用。所以核實兵額,禁絕中飽,即可足兵足餉。若兵不
實練,虛冒與中飽如故,雖另行措響,搜盡百姓脂膏,亦無裨益。目前不是無餉練
兵,而是缺少清白奉公、認真做事的人。如得其人,則利歸公家;不得其人,則利
歸私室。今日百姓負擔之重,為祖宗列朝數倍。皇上深居九重,何能盡知?左右近
臣,有誰敢據實奏聞!因陛下天威莫測,使耿介者緘口不言,怕事者唯唯諾諾,而
小人則阿諛奉承。皇上左右之人,動不動就稱頌陛下天縱英明,明察秋毫,而實在
背後各自為私,遇事矇混,將陛下孤立於上。行間每每掩敗為勝,殺良冒功;到處
人心渙散,不恨賊而恨兵;官以錢買,將以賄選。凡此種種,積弊如山,皇上何曾
洞知?今日臣不避斧鋮之誅,冒死直言,懇皇上三思!”
崇禎按捺著一腔怒火,又問:“你如何說今日百姓負擔之重為祖宗列朝數倍?”

道周說:“萬曆時,因遼東軍事日急,於正賦之外,每年增抽五百二十萬兩,
名曰遼晌,百姓已經不堪其苦。皇上御極之初,又增加遼餉一百四十萬兩。崇禎十
年,楊嗣昌定了三個月滅賊的期限,增剿餉二百八十萬兩,原說只征一年。陛下皇
皇詔書中也說‘暫苦吾民一年耳’。今已四年,並未停徵。不意去年又加征練餉七
百三十萬兩。合遼餉、剿餉。練餉共一千六百七十萬兩,均在正賦之外。請皇上勿
再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為小民留一線生機!”
崇禎被刺到疼處,想大發作,但因為黃道周是當時全國聞名的儒臣,素為清議
所推重,只好再忍耐一下。他用手在御案上毫無目的地畫來畫去,過了片刻,冷笑
說:
“你所說的儘是書生之見,知經而不知權。你只看百姓目前負擔很重,不知一
旦流賊肅清,即可長享太平之樂。你只看練餉增賦七百三十萬兩,數目很大,不知
賦出於土田,土田盡歸有財有勢之家所有。百畝田只增銀三四錢,不惟無害於小民,
且可以稍抑富豪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