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黃道周立即回奏:“國家土田,確實兼併成風,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
地。然歷朝田賦積弊甚深,有財有勢者上下其手,多方欺隱,逃避征賦,土田多而
納糧反少;貧家小戶則不敢欺隱,無力逃避,不惟照實納糧,且受勢豪大戶轉嫁之
苦,往往土田少而納糧反多。況田賦之外,每遇差科①,貪官污吏放富欺貧。故富
者愈富,貧者愈貧。昔日中產之家,今多化為貧民,不恨賊而恨官府。陛下說增加
田賦可以稍抑大戶兼併,這是楊嗣昌去年面奏皇上之言,真是白日說夢,以君父為
可欺,以國事為兒戲!”

①差科——差役和雜派。差,音chā。

崇禎喝道:“不必再說,下去!”他看見黃道周不肯起去,便接著訓斥說:
“國事日非,大臣們應該和衷共濟,方不負朝廷厚望。你遇事攻擊楊嗣昌,豈非私
心太重,忽忘國家困難?如此曉曉爭辯,泄汝私恨,殊失大臣體統!”
黃道周說:“臣只知為百姓生計著想,為皇上社稷著想,不知何謂私心。”
崇禎說:“朕聽說你平日講學常講天理人慾,徒有虛名!朕聞凡事無所為而為
者,謂之天理;有所為而為者,謂之人慾。多一分人慾便損一分天理。天理人慾,
不容並立。三年前汝因不獲人閣,遇事即攻擊楊嗣昌,難道是無所為么?”
崇禎自認為是以孔孟之道治天下,而黃道周是當時有名的理學大儒,所以故意
拾取宋儒朱熹之流常講的“天理人慾”的牙慧,批評黃道周,好像忽然找到了一件
鋒利武器。然而黃道周今天在他面前犯顏廷爭的是萬分急迫的實際問題,所以不願
多談“天理人慾”的道理,倔強地回答說:
“臣,臣,臣如何可以不言?臣讀書數十年,於天人義利之辨,稍有所知。惟
以忠君愛民為心,不以功名爵祿為懷。臣多年躬耕田攏,胼手胝足,衣布衣,食粗
食,清貧自守,不慕榮利,天下人所共聞,豈因未曾人閣而始攻嗣昌!”
崇禎自知責備黃道周有點理虧,雖然神色仍然十分嚴峻,卻用稍微緩和的口氣
說:“清白操守,固是美德,但不可做物,不可朋比。古人說伯夷為聖之清者,你
比伯夷如何?朕知道你有操守,故屢次將你斥逐,究竟還想用你。沒想到你偏激矯
情,任性放肆,一至於此!姑念你是講官①,這一次寬恕了你。以後不準再攻訐大
臣,阻撓大計。下去吧!”

①講官——為皇帝講書的官。

黃道周擔心朝政這樣下去,將有亡國之禍,所以才昧死直陳,希望有所挽救。
他是寧死也不願看見大明亡國的。現在見皇上並不體諒他的忠心,又不許他繼續說
話,他幾乎要痛哭起來,大聲說:
“陛下!臣句句話都是為君為國,不存半點私心。‘夫民猶水也,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臣恐陛下如此一意孤行,必將使人心盡失,四海鼎沸,國事更不可收
拾!”
“出去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