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賑濟的事,已有旨著各有司衙門從速料理,不得遲誤。叫百姓們速回原籍,不許逗
留京師,滋生事端,致乾法紀,辜負朕天覆地載之恩。”
他隨即叫五府、九卿、科、道官來到面前。霎時間,被叫的朝臣們在御案前的
小欄桿外跪了一片,連輕聲的咳嗽也沒有。他的臉色格外冷峻,充滿怒氣,眉宇間
殺氣騰騰。眾文武官深知他喜怒無常,都把頭低下去,等候著不測風雲。有些膽小
的朝臣,不禁小腿肚輕輕打戰。天色已經大亮,烏雲比黎明前那一陣更濃,更低,
壓著五鳳樓脊。天邊響著沉悶的雷聲。他向天上望望,又向群臣掃了一眼,說:
“朕叫你們會議薛國觀應如何處分,昨日看你們議後所奏,頗從輕議,顯系姑
息。薛國觀身任首輔,不能輔朕振刷朝政,燮理陰陽,佐朕中興,反而營私貪賄,
成何話說!本應拿問,交三法司①從嚴議罪;姑念他其他惡跡尚不顯著,著即將他
削籍了事,不許他逗留京師。你們以後做事,決不要學他的樣兒!”

①三法司——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統稱三法司。

眾文武叩頭起去,退回朝班。有些朝臣本來有不少重要事要當面陳奏,因見皇
上如此震怒,便一聲不響了。冷場片刻,崇禎正要退朝,忽然遠處的人聲更嘈雜了,
而且還夾雜著哭聲。他大為生氣,眼睛一瞪,說:
“錦衣衛使在哪裡?”
錦衣衛使吳孟明立刻從武臣班中走出,跪到他的面前。他先向群臣們感慨地說:

“朕自登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總是以堯、舜之心為心,務使仁德被
於四海。只因國事機隉,朕宵衣旰食,總想使天下早見太平,百姓們早登征席。今
日賦稅科派較重,實非得已。不想百姓們只看眼前一時之苦,不能替朕的萬世江山
著想。”他轉向吳孟明說:“你去瞧瞧,好生曉諭百姓,不得吵鬧。倘若仍敢故違,
統統拿了!”
那些使皇帝生氣的一千多百姓代表從天不明就“伏闕上書,跪懇天恩”,跪過
長安右門又跪長安左門,得不到一位大臣的憐憫,收下他們的奏本送到皇帝面前。
他們只能望見外金水橋和橋前華表,連承天門也不能完全望見。上朝時,他們聽見
了隱約的靜鞭三響,隨後就一切寂靜。好像紫禁城是一個極深的海,而他們遠遠地
隔在海外。長安門、承天門、端門和午門,每道門是一道隔斷海岸的大山,使人望
而生畏,無法越過。人們的腿跪得麻木,膝蓋疼痛。有些人只好坐下,但多數人仍
在跪著。有的人想著家鄉慘狀,呼天無門,在絕望中默默流淚。過路人愈聚愈多,
在他們的背後圍了幾百人,有的完全是看熱鬧,有的深抱同情,不斷地竊竊私語。
幾次因守衛長安左門的錦衣旗校要驅散眾人,發生爭吵。突然,一個太監走出,用
尖聲高叫:“有旨!”所有坐著的趕快跪下,連那些看熱鬧的人們因躲避不及,也
慌忙跟著跪下。太監口傳了“聖旨”以後,轉身便走。百姓們有的跪在後邊,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