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十四 大學一



欲新民,而不止於至善,是"不以堯之所以治民者治民"也。明明德,是欲去長安;止於至善,是已到長安也。〔拱壽〕

劉源問"知止而後有定"。曰:"此一節,只是說大概效驗如此。'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卻是做工夫處。"〔雉〕以下知止有定。

"在止於至善"。至者,天理人心之極致。蓋其本於天理,驗於人心,即事即物而無所不在。吾能各知其止,則事事物物莫不各有定理,而分位、界限為不差矣。〔端蒙〕

須是灼然知得物理當止之處,心自會定。〔砥〕

問:"'知止而後有定',須是物格、知至以後,方能如此。若未能物格、知至,只得且隨所知分量而守之否?"曰:"物格、知至也無頓斷。都知到盡處了,方能知止有定。只這一事上知得盡,則此一事便知得當止處。無緣便要盡底都曉得了,方知止有定。不成知未到盡頭,只恁地鶻突呆在這裡,不知個做工夫處!這個各隨人淺深。固是要知到盡處方好,只是未能如此,且隨你知得者,只管定去。如人行路,今日行得這一條路,則此一條路便知得熟了,便有定了。其它路皆要如此知得分明。所以聖人之教,只要人只管理會將去。"又曰:"這道理無它,只怕人等待。事到面前,便理會得去做,無有不得者。只怕等待,所以說:'需者,事之賊也!'"又曰:"'需者,事之賊也!'若是等待,終誤事去。"又曰:"事事要理會。便是人說一句話,也要思量他怎生如此說;做一篇沒緊要文字,也須思量他怎生如此做。"〔僩〕

"知止而後有定",須是事事物物都理會得盡,而後有定。若只理會得一事一物,明日別有一件,便理會不得。這個道理須是理會得五六分以上,方見得這邊重,那邊輕,後面便也易了。而今未理會到半截以上,所以費力。須是逐一理會,少間多了,漸會貫通,兩個合做一個,少間又七八個合做一個,便都一齊通透了。伊川說"貫通"字最妙。若不是他自會如此,如何說出這字!〔賀孫〕

"知止而後有定",必謂有定,不謂能定,故知是物有定說。〔振〕

未知止,固用做工夫,但費把捉。已知止,則為力也易。〔僩〕

定亦自有淺深:如學者思慮凝定,亦是定;如道理都見得徹,各止其所,亦是定。只此地位已高。〔端蒙〕

問"定而後能靜"。曰:"定,是見得事事物物上千頭百緒皆有定理;靜,只就自家一個心上說。"〔賀孫〕以下定靜。

定以理言,故曰有;靜以心言,故曰能。〔義剛〕

定是理,靜在心。既定於理,心便會靜。若不定於理,則此心只是東去西走。〔泳〕

問:"章句云:'外物不能搖,故靜。'舊說又有'異端不能惑'之語。竊謂將二句參看,尤見得靜意。"曰:"此皆外來意。凡立說須寬,方流轉,不得局定。"〔德明〕

問:"大學之靜與伊川'靜中有動'之'靜',同否?"曰:"未須如此說。如此等處,未到那裡,不要理會。少頃都打亂了,和理會得處,也理會不得去。"士毅。

問"靜而後能安"。曰:"安,只是無臲卼之意。才不紛擾,便安。"問:"如此,則靜與安無分別。"曰:"二字自有淺深。"〔德明〕以下靜安。

問:"'安,謂所處而安。'莫是把捉得定時,處事自不為事物所移否?"曰:"這個本是一意。但靜是就心上說,安是就身上說。而今人心才不靜時,雖有意去安頓那物事,自是不安。若是心靜,方解去區處,方解穩當。"〔義剛〕

既靜,則外物自然無以動其心;既安,則所處而皆當。看打做那裡去,都移易他不得。〔道夫〕

問:"'靜而後能安',是在貧賤,在患難皆安否?"曰:"此心若不靜,這裡坐也坐不得,那裡坐也坐不得。"〔宇〕

能安者,以地位言之也。在此則此安,在彼則彼安;在富貴亦安,在貧賤亦安。〔節〕

問:"知止章中所謂定、靜、安,終未深瑩。"曰:"知止,只是識得一個去處。既已識得,即心中便定,更不他求。如求之彼,又求之此,即是未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亦相去不遠,但有深淺耳。與中庸動、變、化相類,皆不甚相遠。"問:"先生於此段詞義,望加詳數語,使學者易曉。"曰:"此處亦未是緊切處,其他亦無可說。"〔德明〕定、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