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十四 大學一



知止,只是知有這個道理,也須是得其所止方是。若要得其所止,直是能慮方得。能慮卻是緊要。知止,如知為子而必孝,知為臣而必忠。能得,是身親為忠孝之事。若徒知這個道理,至於事親之際,為私慾所汨,不能盡其孝;事君之際,為利祿所汨,不能盡其忠,這便不是能得矣。能慮,是見得此事合當如此,便如此做。〔道夫〕

人本有此理,但為氣稟物慾所蔽。若不格物、致知,事至物來,七顛八倒。若知止,則有定,能慮,得其所止。〔節〕

問知止至能得。曰:"真箇是知得到至善處,便會到能得地位。中間自是效驗次第如此。學者工夫卻在'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上。如何要去明明德,如何要去新民,如何要得止於至善,正當理會。知止、能得,這處卻未甚要緊。聖人但說個知止、能得樣子在這裡。"〔宇〕

陳子安問:"知止至能得,其間有工夫否?"曰:"有次序,無工夫。才知止,自然相因而見。只知止處,便是工夫。"又問:"至善須是明德否?"曰:"至善雖不外乎明德,然明德亦有略略明者。須是止那極至處。"〔銖〕

真知所止,則必得所止,雖若無甚間隔,其間亦有少過度處。健步勇往,勢雖必至,然移步亦須略有漸次也。

林子淵問知止至能得。曰:"知與行,工夫須著併到。失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廢。如人兩足相先後行,便會漸漸行得到。若一邊軟了,便一步也進不得。然又須先知得,方行得。所以大學先說致知,中庸說知先於仁、勇,而孔子先說'知及之'。然學問、慎思、明辨、力行,皆不可闕一。"〔賀孫〕

問"知止能得"一段。曰:"只是這個物事,滋長得頭面自各別。今未要理會許多次第,且要先理會個知止。待將來熟時,便自見得。"先生論看文字,只要虛心濯去舊聞,以來新見。〔時舉〕

黃去私問知止至能得。曰:"工夫全在知止。若能知止,則自能如此。"〔人傑〕

知止至能得,譬如吃飯,只管吃去,自會飽。〔德明〕

問知止至能得。曰:"如人飲酒,終日只是吃酒。但酒力到時,一杯深如一杯。"〔儒用〕

知止至能得,是說知至、意誠中間事。〔閎祖〕

大學章句說靜處,若兼動,即便到"得"地位,所以細分。〔方〕

問:"知與得如何分別?"曰:"知只是方知,得便是在手。"問:"得莫是行所知了時?"曰:"也是如此。"又曰:"只是分個知與得。知在外,得便在我。"〔士毅〕知、得。

《朱子語類》 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