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點欠缺的是贗品

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無缺。有時候反而因為它的缺點而顯得珍貴。

啟功老人在世的時候,我曾拿著一幅蓋有他印鑑的條幅求辨真偽。啟功老人仔細瞅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這幅字寫得比我好!”

大師的潛台詞不言而明。“比我好”固然有自謙的成份,但贗品的臨摹技法可見已出神入化。現在書畫拍賣市場上的贗品很多,除了那些粗製濫造的偽書劣畫外,確實有些贗品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據說,國畫大師張大千就是位臨摹高手,他仿製的作品許多以“真跡”的面目流傳於世。在一次古代書畫作品鑑定會上,著名鑑賞大師楊仁愷先生語出驚人:“那沒有一點缺欠的才是贗品!”

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上也有王羲之的筆誤,塗抹的瑕疵掩蓋不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輝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長處與缺欠同樣昭顯著一個人的特點與本色,而個性魅力正是一幅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東西。真的無需掩飾,而假的往往極盡“美化”之能事,這就是贗品看似沒有“缺欠”的原因。

所以,一個人犯點錯誤並不可怕,關鍵是這些“缺欠”是否存在於整體布局的成功與和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