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種人生境界(二)


牐犜詵哺咚處的社會中,上層社會的小圈子裡一切都具有一種趨於僵化的規範,一切價值的衡量都由金錢權勢來決定。正象我們看到的,梵谷的親屬們是怎樣用一套經商的規範使畫店的買賣行為成為真正有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的否定力量。即使好的作品終會得到承認,但這種承認總是來得太晚,總是要等到商品買賣的運行規律在那些作品上印下肯定的標價後才能用金錢體現自身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中究竟還有多少是審美價值的表現是很難搞清楚的;我們還看到。梵谷的親屬們怎樣安排梵谷走一條與上流社會地位相符合的神職道路,那同樣是一條通向金錢地位的道路而不是真正實踐宗教博愛無私獻身精神的道路;最後,當梵谷拿起畫筆時,他同其他叔叔及其同事們的矛盾又在醞釀中了。他們一心要梵谷畫些有錢人願意買的,別的畫家都在依法炮製的,熟套子的圖畫。而梵谷則堅持要用畫筆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獨特的感受和深摯的愛。儘管那些暢銷的藝術品也有些優秀的甚至是傑出的東西,但藝術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到生活中去尋找新的源泉,進行新的創造。而這種新的創造必然是對以往歷史的衝擊和批判,而這恰好威脅著梵谷叔叔們那一類人們的既得利益。他們是物慾追逐中的得勝者,在自己的大半生時光中利用經營一些特定風格的作品為自己贏得了一切。他們的生活也隨之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規範,對於藝術品的欣賞也同樣固守成規。他們要安穩地享受這一切,不願有什麼新的變化和咄咄逼人的後來者破壞他們的利益。因此,對於任何後來者,如果這些人遵循老的一套就必須老老實實地跟在他們後面,以求得到認可和資助,被接納入伙;而象梵谷那樣,要不顧一切地違反常規搞什麼新的花樣,就必然引起反對。如果他進行新風格、新內蘊的創造,他的畫就沒有畫店購買;如果他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與老“梵谷”們不同,他就被看作道德淪喪的無賴而被拋棄。這就是特化階層阻礙社會發展的原因,這就是梵谷一切痛苦與不幸的原因。特權階層打倒就可以保證社會獲得一個大的飛躍。事情的複雜性在於,看來是阻礙社會發展的階層,往往同時又是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某些前提的階層,比如梵谷本人,他雖然是本階層的叛逆,但他的知識以及由此形成的他的思想無不是由於他的階層給予的條件中形成的,而且他始終是在仍置身於上流社會的弟弟的幫助下生活和創作的,最後還是這個上流社會用包括金錢在內的各種方式承認了梵谷的偉大。
牐犛繞渲檔靡惶岬氖牽在特定的天地中,長期以特定的方式謀生,並由此走向特化的趨勢不僅表現在上流社會,而且也蘊含在社會底層的勞苦者身上。礦工特化在礦井中,農民特化在土地上;他們常常是幾代人毫無變化地生活著並且象梵谷的叔叔們一樣反對變化。對於藝術,他們也並不因窮困而更具天資,而且他們更有理由認為畫一個蘋果遠不如種一棵果樹或吃一個蘋果來得更實在些。
[6] [7] [8] [9] [10]


牐犜謖飫錚不同的是上流社會是在逐欲過程中充分發展了的階層,他們的生命底蘊已經在這一過程中消耗怠盡,很難有孕釀新的發展的潛力;而那些廣大的下層社會民眾卻是被壓抑者,由於被壓抑,他們生命底蘊中潛在的發展能力被迫地保留著。儘管由於他們自身的無知等等弱點使他們很難以個體的行動把這一發展的潛能變為現實,而往往對自身的潛能處於不自覺的狀態,甚至時時巴望著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但他們卻以群體的形式蘊含著它們,等待著梵谷這一類具有創造力的上流社會的叛逆或下層社會中奮力拚殺出去的優秀分子實現他們蘊含的發展的潛能。在這個雙向融合的過程中,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對物慾得失的超越和由此實現的心靈的升華。梵谷如果不能超越本階層為他準備好了的物慾滿足的優厚基礎,就不能使自己的心靈升華到同廣大勞動民眾的融合中,然後又在第二次超越中達到同整個生命世界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在這裡,由上流社會向下層民眾回歸的下降的運動和由個人物慾得失向人生審美的最高境界升華的上升運動是同一個運動。

※本文作者:比夜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