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瀘南 縣在瀘水之南

長明。戶三千七百。至京師四千九百里。

右上十六州,舊屬戎州都督府。天寶已前,朝貢不絕。

巂州中都督府 隋越巂郡。武德元年,改為巂州,領巂、邛部、可泉、蘇祁、台登六縣。二年,又置昆明縣。三年,置總管府,管一州。貞觀二年,割雅州陽山、漢源二縣來屬。八年,又置和集縣。天寶元年,越巂郡,依舊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巂州也。舊領縣十,戶二萬三千五十四,口五萬三千六百一十八。天寶領縣七,戶四萬七百二十一,口十七萬五千二在八十。在京師西南三千六百五十四里。

越巂 漢郡名,武帝置。今縣,漢邛都縣地,屬越巂郡。有越水、巂水。後周于越城置嚴州。隋改為西寧州,尋改巂州,仍分邛都置越巂縣,州所治也

邛部 後漢屬越巂郡。漢闌縣地,屬沈黎郡。後周置節部縣也

台登 漢縣,屬越巂郡

蘇祁 漢蘇夷縣,屬越巂郡。後周平南夷,於故城復置也

西瀘 漢邛都縣地,梁置可泉縣。隋治姜磨戍。武德七年,移於今。天寶末年。改為西瀘也

昆明 漢定莋縣,屬越巂郡。後周置定莋鎮。武德二年,鎮為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故也

會川 上元二年,移邛都縣於會川置,因改為會川也。

松州下都督府 隋同昌郡之嘉誠縣。武德元年,置松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嚴、諾、蛾、彭、軌、蓋、直、肆、位、玉、璋、祐、台、橋、序二十五羈縻等州。永徽之後,生羌相繼忽叛,屢有廢置。儀鳳二年,復加整比,督文、扶、當、柘、靜、翼六州。都督羈縻三十州:研州、劍州、探那州、忋州、毗州、河州、乾州、瓊州、犀州、拱州、龕州、陪州、如州、麻州、霸州、〈石闌〉州、光州、至涼州、蠶州、曄州、梨州、思帝州、戍州、統州、谷州、邛州、樂客州、達違州、卑州、慈州。據天寶十二載簿,松州都督府,一百四州,其二十五州有額戶口,但多羈縻逃散,餘七十九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無州縣戶口,但羈縻統之。天寶元年,改松州為交川郡。乾元元年,復為松州。據貞觀初分十道:松、文、扶、當、悉、柘、靜等屬隴右道。永徽之後,據梁州之境,割屬劍南道也。舊領縣三,戶六百一十二,口六千三百五。天寶,戶一千七十六,口五千七百四十二。南至翼州一百八十里,東至扶州三百三十八里,東至茂州三百里,西南至當州三百里,西北至吐蕃界九十里。至京師二千二百五十里,至東都三千五十里。

嘉誠 歷代生羌之地,漢帝招慰之,置護羌校尉,別無州縣。至後魏,白水羌象舒治自稱鄧至王,據此地。其子舒彭遣使朝貢,乃拜龍驤將軍、甘松縣子,始置甘松縣。魏末大亂,又絕。後周復招慰之,於此置龍涸防。天和六年,改置扶州,領龍涸郡。隋改甘松為嘉誠縣,屬同昌郡。武德元年,於縣置松州,取州界甘松嶺為名

交川 後周置龍涸郡,隋廢為交川縣也

平康 垂拱元年,割交川及當州通軌、翼針三縣置平康縣,屬當州。天寶元年,改交川郡也。

文州 隋武都郡之曲水縣。義寧二年,置陰平郡,領曲水、長松、正西三縣。武德改文州。貞觀元年,省正西入曲水。天寶元年,改為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文州。舊屬隴右道,隸松州都督。永徽中,改屬劍南道也。舊領縣二,戶一千九百八,口八千一百四十七。天寶,戶一千六百八十六,口九千二百五。在京師西南一千四百九十里,至東都二千二百九十里。

曲水 漢陰平道,屬廣漢。晉亂,楊茂搜據為仇池,氐、羌相傳疊代。後魏平氐、羌,始置文州。隋為曲水縣。武德後,置文州,治於曲水也。

長松 後魏置蘆北郡,郡置建昌縣。後周移郡縣於此置。隋廢郡,改縣為長松。白馬水在縣北也。

扶州 隋同昌郡。天寶元年,改為扶州。天寶元年,復為同昌郡。乾元元年,復為扶州。舊屬隴右道,隸松州都督。永徽後,改為劍南道。舊領縣四,戶一千九百二十八,口八五百五十六。天寶,戶二千四百一十八,口一萬四千二百八十五。在京師西南一千六百九十里,至東都二千四百四十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