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十八 大學五或問下



問:"正心必先誠意。而或問有云:'必先持志、守氣以正其心。'何也?"曰:"此只是就心上說。思慮不放肆,便是持志;動作不放肆,便是守氣。守氣是'無暴其氣',只是不放肆。"〔宇〕

鍾唐傑問:"或問云:'意既誠矣,而心猶有動焉,然後可以責其不正而復乎正。'意之既誠,何為心猶有動?"曰:"意雖已誠,而此心持守之不固,是以有動。到這裡,猶自三分是小人,正要做工夫。且意未誠時,譬猶人之犯私罪也;意既誠而心猶動,譬猶人之犯公罪也,亦甚有間矣。"〔蓋卿〕

"或問'意既誠矣,而心猶有動焉,然後可以責其不正而復乎正',是如何?"曰:"若是意未誠時,只是一個虛偽無實之人,更問甚心之正與不正!唯是意已誠實,然後方可見得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有偏重處,即便隨而正之也。"〔廣〕

問"意既誠矣"一段。曰:"不誠是虛偽無實之人,更理會甚正!正如水渾,分甚清濁。不虛偽無實,是個好人了,這裡方擇得正不正做事。如水清了,只是微動。故忿懥四者,已是好人底事。事至不免為氣動,則不免差了。"因舉左氏傳云:"'正曲為直,正直為正。'曲是體段不直,既為整直,只消安排教端正,故云正直。"〔士毅〕過錄云:"先生因子洪問意誠矣,而心猶有動之意,而曰:'如"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兩句,"正曲為直",如出成界方,已直矣;"正直為正",則如安頓界方,得是當處。'"

◎傳九章

問:"赤子之心是已發。大學或問雲'人之初生,固純一而未發',何也?"曰:"赤子之心雖是已發,然也有未發時。如飢便啼,渴便叫,恁地而已,不似大人恁地勞攘。赤子之心亦涵兩頭意。程子向來只指一邊言之。"〔宇〕

問:"仁讓言家,貪戾言人,或問以為'善必積而後成,惡雖小而可懼',發明此意,深足以警人當為善而去惡矣。然所引書云:'德罔小,不德罔大。'則疑下一句正合本文,而上一句不或反乎?"曰:"'爾惟德罔小',正言其不可小也,則庶乎'萬邦惟慶'。正與大學相合。"〔壯祖〕

或問:"先吏部說:'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曰:"這是說尋常人,若自家有諸己,又何必求諸人;無諸己,又何必非諸人。如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攻其惡,毋攻人之惡'。至於大學之說,是有天下國家者,勢不可以不責他。然又須自家有諸己,然後可以求人之善;無諸己,然後可以非人之惡。"〔賀孫〕

范公"恕己之心恕人"這一句自好。只是聖人說恕,不曾如是倒說了。不若橫渠說"以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則是見他人不善,我亦當無是不善;我有是善,亦要他人有是善。推此計度之心,此乃恕也。於己,不當下"恕"字。〔泳〕

范公"以恕己之心恕人",此句未善。若曰"以愛己之心愛人",方無病。蓋恕是個推出去底,今收入來做恕己,便成忽略了。〔道夫〕

蜚卿問:"大學或問,近世名卿謂,'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不忠之恕,如何?"曰:"這便是自家本領不正。古人便先自本領上正了,卻從此推出去。如'己欲立',也不是阿附得立,到得立人處,便也不要由阿附而立;'己欲達',也不是邪枉得達,到得達人處,便也不要由邪枉而達。今人卻是自家先自不正當了,阿附權勢,討得些官職富貴去做了,便見別人阿附討得富貴底,便欲以所以恕己者而恕之。卻不知'恕'之一字,只可說出去,不可說入來;只可以接物,不可以處己。蓋自家身上元著不得個'恕'字,只'恕己'兩字便不是了。"問:"今人言情恕,恕以待人,是否?"曰:"似如此說處,也未見他邪正之所在。若說道自家不合去穿窬,切望情恕,這卻著不得。若說道偶忙不及寫書,切望情恕,這卻無害,蓋自家有忙底時節。"〔榦〕

問:"大學或問以近世名卿'恕'字之說為不然矣,而復錄其語於國小者,何也?"曰:"國小所取寬。若欲修潤其語,當曰'以愛己之心愛人',可也。"〔必大〕

◎傳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