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魏紀



《訂補》云:‘“粵滑吳”三字應屬下讀,滑吳當是地名。’非是。金文有《越王鍾》、《越王予》,稱‘戉(越)王者(諸)召於○’(見《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補錄頁一至二),復有劍二(見容庚《鳥書考》)。一九五九年,淮南市八公山區蔡家崗更鐙二戈。郭沫若同志以‘諸咎粵滑蓋即此者召於○’(同上書頁一),是。此以翳遷於吳,故謂之‘吳人’。

[一四]《紀年》云:……明年,大夫寺區定粵亂,立初無餘之。《史記·越世家》索隱

案:《存真》作‘初無餘之’,《輯校》作‘無餘之’。宋耿秉本、黃善夫本、元彭寅翁本皆有‘初’字(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卷四一頁一五)。《訂補》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存真》、《輯校》列於魏武侯二十一年。

‘初無餘之’,《史記·越世家》作‘之侯’,索隱引樂資雲‘王之侯即初無餘之’,當出《春秋後傳》,所云‘初無餘之’,即本《紀年》。

[一五]按《紀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韓滅鄭,哀侯入於鄭。《史記·韓世家》索隱

案:《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二年。《訂補》云:‘案《韓世家》索隱明載為武侯二十一年,《史記》各本皆同。朱氏偶失察,其《周年表》亦同誤。’宋黃善夫本、元彭寅翁本皆作‘二十二年’(見《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卷四五頁九),與《存真》合,此所謂‘各本皆同’,疑不盡然。但‘二十二年’當誤,從下文又雲‘二十二年’可知,見後。

[一六]《紀年》云:晉桓公邑哀侯於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而立韓若山。《史記·韓世家》索隱

按《紀年》:(魏武侯)二十二年,晉桓公邑哀侯於鄭。《史記·韓世家》索隱

按《紀年》:……韓哀侯、趙敬侯並以(晉)桓公十五年卒。《史記·晉世家》索隱

案:《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三年。《訂補》云:‘索隱明作“二十二年”,朱氏或據訛本《史記》,王氏偶未察,從之而誤。’《存真》所據《史記》與上舉黃善夫本、彭寅翁本同,前後皆作‘二十二年’,其中必有一誤,朱氏因改後‘二十二年’為‘二十三年’。石印《遺書》本《輯校》作‘二十二年’,不誤。案晉桓公立於魏武侯七年,則桓公十五年當武侯二十二年,是年韓哀侯卒,韓若山立,《存真》誤改。

《史記·韓世家》:‘韓嚴弒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索隱:‘若山即懿侯也,則韓嚴為韓山堅也。’嚴古當作岩,故字為山堅。懿侯,《史記·六國年表》作‘莊侯’,《紀年》又作‘韓共侯’(見後)。懿侯以哀侯被殺而立,應在當年改元,晉桓公十五年當韓懿侯元年。

《史記》《六國年表》及《趙世家》皆謂趙敬侯在位十二年,卒於周烈王元年,相當於晉桓公十四年。據《紀年》,卒於桓公十五年,在位則應為十三年。《存真》列‘趙敬侯卒’於魏武侯二十三年,云:‘《紀年》桓公十五年,韓哀侯卒,趙敬侯卒。今推校是桓公十六年。’以誤改《史記》索隱‘二十二年’為‘二十三年’,此亦誤推後一年。《輯校》繫於二十二年,是。

[一七]《紀年》:……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索隱

案:《存真》云:‘索隱曰:“在田侯剡立後十年。”又云:“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又引《春秋後傳》曰:“田午弒田侯及孺子喜而兼齊,是為桓侯。”是所弒者即侯剡也。’列於魏武侯二十二年。《輯校》列於二十一年,云:‘《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索隱︰“《紀年》: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又據索隱引《紀年》齊宣公薨與公孫會之叛同年,而據《水經·瓠子水注》引,則公孫會之叛在晉烈公十一年。宣公於是年卒,則康公元年當為晉烈公十二年,二十二年當為魏武侯十八年。此事又後十年,當為梁惠成王二年。然索隱又引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又案《魏世家》索隱引‘齊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幽公或桓公之訛。)則桓公(即田午)十八年當惠成王十三年,其自立當在是年矣。年代參錯,未知孰是。’《輯校》以晉烈公十二年當齊康公元年,本無誤,然誤從今本《紀年》以晉敬公在位為二十二年(實僅十八年)之故,下推相差四年,遂誤以齊康公二十二年當魏武侯十八年,因謂此後十年為梁惠王二年,實則此年應為魏武侯二十二年,與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語合。《訂補》云:‘王氏既據索隱所引梁惠成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推算桓公立年,則當在魏武侯二十二年,與朱氏相同,不應在二十一年。’是。又以晉年誤推、計算參錯之故,遂疑《紀年》年代不合,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