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魏紀



《史記·魏世家》:‘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詩銘案:即惠王。)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公孫頎自宋入趙,自趙入韓,謂韓懿侯曰:“魏罃與公中緩爭為太子,君亦聞之乎?今魏罃得王錯,挾上黨,固半國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說,乃與趙成侯合軍,並兵以伐魏。戰於濁澤,魏氏大敗,魏君圍。’《趙世家》:‘(成侯)六年,伐魏,敗欌澤,圍魏惠王。’欌音濁,欌澤即濁澤。此與《紀年》所記為一事,所謂‘惠成王伐趙,圍濁澤’,即惠成王被圍於濁澤,與《魏世家》、《趙世家》合。

[二五]《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年,鄴師敗邯鄲師於平陽。《水經·濁漳水注》

《竹書紀年》云:梁惠成王敗邯鄲之師於平陽。《太平寰宇記》卷五五相州臨漳縣

案: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三六云:‘平陽乃近鄴地名,蓋韓以少卒夜去,而邯鄲之師亦取道於鄴而歸,鄴之守令要而擊之,故敗之於平陽。《漢書·郡國志》云:“鄴有平陽城。“《水經·濁漳水注》云:“漳水又逕平陽城北。”’

[二六]《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率師伐趙,圍觀,觀降。《水經·河水注》

案:永樂大典本、朱謀□本皆作‘伐趙’,趙一清、戴震校本改為‘伐我’。戴校云:‘案近刻訛作“趙”’,所據實今本《紀年》。《存真》、《輯校》亦從趙、戴校本作‘伐我’。《訂補》云:‘案《史記·六國表》魏表:“惠王三年,齊伐我觀津。”齊表:“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觀。”今本《紀年》與《史記》合,諸家皆據之。然《紀年》異於《史記》者甚多,似以不改字為是。’《訂補》所引《路史·國名紀》丁注,見本書附錄。

[二七]徐廣曰:《及冢紀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韓也。《史記·魏世家》集解

案:《呂氏春秋·長見》:‘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譖之於魏武侯。’《觀表》同。《國策·魏策一》有‘王鍾’,‘鍾’,一作‘錯’。前引《史記·魏世家》:‘今魏罃得王錯,挾上黨,固半國也。’皆當為此魏大夫王錯。錯本罃黨,其‘出奔韓’之故未詳。或說《魏世家》之‘得’當訓為‘失’,古得失互訓,則‘得王錯’當為魏罃失王錯,致王錯挾上黨半國之力降韓與罃為敵,牽合《史記》、《紀年》,文字亦捍格難通,似迂曲。

[二八]《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鄭城邢丘。《水經·濟水注》

[二九]《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為藍君。《水經·渭水注》

《竹書紀年》云:惠王命秦子向為藍田君。《太平寰宇記》卷二六雍州田縣

《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命太子向為藍田君。 《長安志》卷一六藍田縣

案: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四五云:‘藍為秦地,魏不得命太子往為藍君也。當是“秦”與“泰”近,而“泰”又與“太”通,故《長安志》引《紀年》訛為梁惠成王命太子向耳。’《訂補》所引《路史·國名紀》己,見本書附錄。

[三0]《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於龍門三日。《水經·河水注》

[三一]《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賈率師伐鄭,韓明戰於陽,我師敗逋澤北。《水經·濟水注》

案:《存真》、《輯校》皆作‘我師敗逋’,今本《紀年》同,疑皆誤讀《水經注》所致。或謂《水經注》此文上下不言有藪澤,以‘澤北’屬下無主名。案‘逋澤’即‘圃田澤’,《水經·渠水注》云:‘(渠水)歷中牟縣之圃田澤。’所引《紀年》亦有‘入河水於甫田’、‘以行圃田之水’等文(見下),皆可為證。昔人習見《紀年》所記戰役常有‘敗逋’之語,因改‘甫’或‘圃’為‘逋’。圃田澤在濁澤之北,地理亦合。

楊守敬《水經註疏》卷八云:‘《箋》曰:謝雲“陽”一作“韓”。守敬按:今本《竹書》作戰於韓。徐文靖謂《水經注》戰於陽,當是濮陽,而今本戰於韓,蓋濮陽本衛地,至是屬之韓也。余謂酈氏所見《竹書》必是濮陽,故引證於此,若是韓字,非其引書之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