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上



【評析】父母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子女,不能有所偏愛。否則,被偏愛的孩子,以為接受別人多餘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而對於不被偏愛的孩子來說,心中憤憤不平,甚至使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健全,造成某種心理疾病。曹操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甚至也是一位大詩人,在用人上注重"唯才是舉"的原則。然而,在對待兒子們這個問題上,做得極不民主。拿曹丕和曹植來說,他喜歡曹植,曹植的氣質更象一個詩人,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對曹植的偏愛,無形中給有點兒政治頭腦的曹丕以極大的壓力與不平。就是因為父親的態度導致了二人的不和,直至最後曹丕登上君主之位以後,大肆迫害曹植及其黨羽,殺戮兄弟。曹植幾次在詩中談到這種迫害:《野田黃雀行》這樣寫道:"少年見雀悲,羅家得雀喜。""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明顯地是在影射曹丕對他的殘酷迫害。更有一首被周恩來用來比喻"皖南事變"的詩,幾乎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曹植被迫害至死。

寶玉挨打,有時就是由於父母對孩子偏愛不均,造成兄弟不和所導致的。賈環與寶玉同出於一個父親,只是由於賈環乃妾趙姨娘所生,生性又惡劣,不討人喜歡。寶玉是賈府上下的命根子,又生得眉清目秀,眾人對待他自是極為偏愛。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不僅賈環自覺不平,連母親趙姨娘的肺都要氣炸了,然而,氣歸氣,這畢竟是無可奈何之事。

正巧由於琪琯之事,忠順親王府里有人來找寶玉對質,氣壞了賈政。此時賈環帶著幾個小廝一陣亂跑,賈政趕快喊打,賈環忙上前說道:"井裡淹死了一個丫頭,我看見人頭這樣大,身子這樣粗,泡得實在可怕。

所以才跑。"賈政聽了驚疑,問道:"好端端的,誰去跳井?"賈環拉住父親的袍襟,貼膝跪下道:"父親不用生氣,此事除太太房裡的人,別人一點兒也不知道,聽母親說--"說到這裡,便回頭四顧,賈政知意,將眼一看眾小廝,小廝們明白,都往兩邊後面退去。賈環便悄悄說道:"我母親告訴我,寶玉哥哥前日往太太屋裡,拉著太太的丫頭金釧兒強姦不遂,打了一頓,那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其實,根本不是寶玉逼死了金釧兒,而是太太有成見,看到金釧兒長得漂亮,認為必定不是個好東西,才藉機訓斥了一頓,不想金釧兒性子烈,自尊心強,釀出了這等慘劇。賈環趁機進讒言,使賈政火上澆油,終於使寶玉著著實實挨了一頓打,要不是老太太出面,打死也未可知。

父母多念貧子

【原文】父母見諸子中有獨貧者,往往念之,常加憐恤,飲食衣服之分或有所偏私,子之富者或有所獻,則轉以與之。此乃父母均一之心。而子之富者或以為怨,此殆未之思也,若使我貧,父母必移此心於我矣。

【譯述】父母看到幾個孩子中有一個獨獨生活過得很貧窮,往往就會多掛念他,常常對他加以貼補,在分配衣服飲食之時,對他就會有所偏愛。孩子中富裕的有時給他們東西,他們會轉而把這些東西給了貧子。這是父母均一之心使之然也。但是富裕的孩子們對父母的此種做法抱以怨恨。

這實在是不仔細思考啊,假若是你自己很貧窮,父母一定會把這份多餘的愛加在你身上的。

【評析】"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天下之常道。尤其是做父母的,看到自己有的孩子過得淒悽慘慘,有的孩子過得風風光光,自然對窮孩子投去更多的關注,他並不是不疼愛富裕的孩子,而是對他們更放心的緣故。

當然,這裡的"貧"也不光指物質生活上的貧窮,還指肉體上的貧病。一家之中,健康的孩子,父母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求也極為嚴格;而對於有生理疾病的孩子,父母總覺得他生活得不容易,憐子之心促使他們對貧病的孩子給予太多的關心,而忘卻或忽略了對他們的期望。

賈母對孫子輩中的黛玉很疼愛,除了寶玉之外,對黛玉的關心最體貼入微。因為她認為,黛玉幼年喪母,比起元春、探春、惜春、迎春姐妹來說,更有人生中極是無奈的缺憾。同時,黛玉又體弱多病,比起寶釵來說,也缺少精力充沛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