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上



歷史上有名的戲曲《琵琶記》,塑造了有情有義,忠貞不渝的是藝術典型--趙五娘。在蔡伯喈進京趕考之後,家裡發生災荒,公婆幾乎餓死,她向縣令借糧養活公婆,自己卻吃糠咽菜,她這種"偷偷摸摸"

的舉動,被公婆發覺後將她痛打了一頓。即便是這樣,五娘自己也沒有交代實情,還是公婆最終發現了"秘密",才知冤枉了這位好媳婦。順從的媳婦以手掊土,淹埋了公婆的屍體之後,一路賣唱去尋找負義丈夫蔡伯喈,誰料蔡伯喈根本不肯與她相認,還是牛小姐識大體,才使趙五娘有了一個可喜的結局。趙五娘畏縮在公婆與丈夫的權威之下,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自己,沒有想到過自己要反叛,一味順從是她一貫的個性。

其中的深味恐怕每一個現代婦女都無法體味。

順適老人意

【原文】年高之人,作事有如嬰孺,喜得錢財微利,喜受飲食、果實小惠,喜與孩童玩狎。為子弟者,能知此而順適其意,則盡其歡矣。

【譯述】年事已高的人,做事好象孩子一樣,喜歡得到錢財上的小小利益,喜歡接受飲食、果實等好吃的東西,並且很願意和孩子一塊兒玩耍。為人子弟者,如若能明白這個道理而順應滿足老人的意願,那么就會盡其所歡,使老人晚年過得幸福。

【評析】老人是一面鏡子,照見了幾乎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老人是一部厚厚的哲學史,記載著人生怎樣歷經春、夏、秋之後進入冬的荒涼與落莫。然而,不管怎樣,老人已老,他已退出左右勢態發展的權力中心。我國又是一個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在如何面對老人的問題上,形成了近乎沒有爭議的觀點:順乎老人意。

紅樓夢》中的賈母,是賈府中年事最高,資格最老的人物。她是賈政的母親,賈寶玉的祖母。在她身上體現出的便是怎樣聚集兒孫們吃喝玩樂,兒孫們也是變著法兒哄老太太高興。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恐怕是王熙鳳精心策劃的哄老太太高興的樂子。劉老老是一介貧窮的村婦,是賈府的窮親戚,她來到賈府也是為沾點兒明光。她何嘗不知道她那樣做只是製造一點兒笑料罷了,她並不傻。然而,她卻裝得傻裡傻氣,正是她精明過人之處,她明白玉熙鳳的心思。其中有這樣的描寫: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環上來揭去盒蓋,裡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偏撿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眾人先都發怔,後來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

劉姥姥演出了一場滑稽戲。這場戲的幕後策劃是王鳳姐。假如史老太君明白幕後的一切,她肯定會再也笑不出來。大家都在敷衍她,裝著逗她開心,哄著使她高興,她卻在笑聲中無比愜意起來,孰不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管怎樣說,讓老人在愜意中走進墳墓要比在失望中走進好得多。

篤孝感動天地

【原文】人之孝行,根於誠篤,雖繁文末節不至,亦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嘗見世人有事親不務誠篤,乃以聲音笑貌繆為恭敬者,其不為天地鬼神所誅則幸矣,況望其世世篤孝而門戶昌隆者乎!苟能知此,則自此而往,凡與物接,皆不可不誠,有識君子,試以誠與不誠較其久遠,效驗孰多?【譯述】人們的孝行,如果根源於真誠篤信的情感,即使有某些繁文縟節沒有做到,也可以感動天地鬼神。曾經看到世上的人很多侍奉父母雙親不真誠篤信,卻以聲音笑貌假裝非常恭敬,他們的行為不被天地鬼神所誅殺就算是幸事了,又怎么能期望世代子孫都能做到至孝,並且使家族昌盛興隆呢?人們如果真能明白這個道理,那么從此以後,待人接物,侍奉雙親,切不可不真誠,有見識的君子們,試著將真誠的行為與不真誠的行為相比較,看怎樣更久遠一些,看一看哪種做法的效果更好一些?

【評析】對待父母,必須誠心誠意,這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