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上



【評析】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辦好,辦成功,告訴你一個良方:"近賢才,遠小人。"近賢才,你就聽不到"小人之言"。自古及今,無數的帝王由於邪佞之人的"獻讒"而終於身死國滅,當然也有好多的帝王,其高明之處正在於不聽信小人的背後之言而使國家昌盛。

斛律明月,是北齊的優秀將領,威震敵國。北周每年都要鑿碎汾河上的冰,就是擔心齊兵西渡,等到斛律明月被祖孝徵讒言構罪殺害,北周才有了吞併北齊的意圖。

高熲有治理國家的卓越才能,輔佐隋文帝完成了霸業,做隋朝丞相二十餘年,隋朝依賴他使天下安寧。隋文帝聽信婦人的巧言,一味排斥他,後來他被隋煬帝殺害,隋朝的法制政令從此衰敗。

隋太子楊勇統帥軍隊,代理朝政前後二十年,本來早已確定了名分,宰相楊素欺騙皇上,殘害忠良,使他們父子間的正常關係遭到破壞,逆亂的源頭由此而開。隋文帝最終禍及自身,國家很快滅亡了。

唐太宗是一個明君,對這種讒言誤國的現象感慨頗多。貞觀初年,太宗對侍臣說:"朕看前代進讒言的奸佞小人,都是國家的害蟲。他們花言巧語,結黨營私;昏庸的國君,沒有不被迷惑的,忠臣孝子因此泣血含冤。所以蘭花正要茂盛,秋風卻來摧折;君王想要明察,讒巧之人來遮蔽。這類事情都載於史書,不能一一例舉。"貞觀十年,太宗對侍臣又說:"太子的老師,自古以來就難以挑選,成王幼小的時候,周公、召公做他的老師。成王左右都是賢德之人,天天聆聽良好的教誨,能夠不斷增加仁義道德,成王於是成了聖賢之君。秦朝的胡亥就不是這樣了,用奸佞之人趙高做了老師,教他嚴苛的刑法。等到胡亥即位,便誅滅功臣,殺戮親族,酷烈暴虐不止,不久國亡身死。由此看來,人的善惡,確實會受到左右親近之人的影響。"

親戚不宜多借貸

【原文】房族、親戚、鄰居,其貧者才有所闕,必請假焉。雖米、鹽、酒、醋,計錢不多,然朝夕頻頻,令人厭煩。如假借衣服、器用,既為損污,又因以質錢。借之者歷歷在心,日望其償;其借者非惟不償,以行行常自若,且語人曰:"我未嘗有纖毫假貸於他。"此言一達,豈不招怨怒。【譯述】一個大家族中、眾親戚中,或眾鄰居中,必然有些經濟拮据、生活窘迫、日用不夠的人。一旦有所缺,一定會向富裕家庭求借。雖然米麵、鹽酒醬醋之類,值錢不多,但如果頻繁地求借,也會令人感到厭煩。如果求借衣服器皿等物事,既容易被污損,又容易被拿出去換錢。所以一旦東西借出之後,主家便會時常記掛在心上,每天盼望求借者快快歸還;如果求借東西的人不但不快快歸還,反而看上去象是若無其事、毫不掛懷。並且對人說:"我從來沒有向他借過一針一線。"這話如果傳到物主耳朵里,豈能不招來物主的怨恨之情!

【評析】親者,近也。戚者,憂也。親戚便是能與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親近之人。而遠親不如近臨,鄰居則有時比親戚還重要。鄰居以其近便的原因,經常互相幫襯扶持。然而如果自己恆貧,而常假借求助於他人,及至他人有事,自己無錢無力,則此種交情,絕不可持久。袁氏此段議論,深契常人之性,可謂中肯之至。如此說,則貧者亦分兩種,一種恆貧之人,一種暫貧之人,則又不可不辯之。暫貧之人,其所圖者遠,所以,這種人當然應該得到大家的贊助。而恆貧者,也得區別對待,不能者與不為者應為兩種人。不能的人,則因其不能而應得到大家的關懷與幫助,不為的人,即能幹而不乾的人,則應當以"送奶"不如"助其產奶"的原則來指導幫助。一如我們現在的扶貧工作,免得越扶越貧。

借貸不如周濟

【原文】應親戚故舊有所假貸,不若隨力給與之。言借,則我望其還,不免有所索。索之既頻,而負償冤主反怒曰:"我欲償之,以其不當頻索。"則姑已之。方其不索,則又曰:"彼不下氣問我,我何為而強還之?"

故索而不償,不索亦不償,終於交怨而後已。蓋貧人之假貸,初無肯償之意,縱有肯償之意,亦何由得償?或假貸作經營,又多以命窮計絀而折閱。方其始借之時,禮甚恭,言甚遜,其感恩之心可指日以為誓。至他日責償之時,恨不以兵刃相加。凡親戚故舊,因財成怨者多矣。俗謂"不孝怨父母,欠債怨財主"。不其念其貧,隨吾力之厚薄,舉以與之。則我無責償之念,彼亦無怨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