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上



【譯述】一個人不管有幾個兒子,對每一個兒都無限厚愛,但往往對自己的兄弟卻相視如仇敵,他的兒子們往往由於父親的態度,也對伯父、叔父不加禮遇。孰不知自己的兄弟就是自己父親的幾個兒子,自己的幾個兒子在日後也會成為兄弟。我和親身同胞兄弟不和睦,那么我的幾個兒子則爭相仿效,怎么能阻止他們彼此乖違不和呢?兒子們對伯父、叔父不加以禮遇,那么不孝順父親是他們日後逐漸要幹的事。所以想要使我的幾個兒子和睦相處,必須以我和自己的兄弟和睦相處的例子給他們看。

如果想要使我的兒子們日後能孝順我,就必須首先讓他們做到善待叔父、伯父們。

【評析】"有其父必有其子",典型地概括了父親對兒子的影響力。言傳不如身教,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以身作則是一劑良藥。

曹操是一個"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有英雄的義舉,但也有許多不為人稱道之處,他與劉備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劉備能寬以待人,並且極為信任自己的兄弟,自己的部下。曹操則不然,他似乎誰都不相信,夜間睡覺都睜一隻眼提防著他人。他逃難至一個父親的老友家中,聽到"磨刀霍霍"之聲,便以為要對他行兇,他先下手為強斬殺了老者的家人,後來他才弄明白磨刀是為了殺豬款待他。他雖有愧色,但仍對自己的警惕之心抱有某種程度的得意與滿足。在這樣一個父親的影響之下,兒子曹丕也很少信任別人,將自己的兄弟們大肆殺戮。曹操生前最喜歡曹植,因曹植聰明絕世,幾次欲立為繼承人,卻沒有成功。曹丕篡漢稱帝之後,對曹植一直懷有舊恨,總想尋找點"莫須有"的罪名,將曹植殺掉。一日,曹丕招曹植問:"先帝在世時,總誇你詩才敏捷,我未曾親眼目睹,今天限你在七步之內,成詩一首。如若做不成,當判你一個欺誑國君之罪。曹植未及七步,其詩已成,中寓明顯的規諷之意,這首詩便是有名的《豆萁詩》。

背後之言不可聽

【原文】凡人之家,有子弟及婦女好傳遞言語,則雖謂舅姑、伯父、妯娌皆假合,強為之稱呼,非自然天屬。故輕於割恩,易於修怨。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一家之中乖變生矣。於是有親兄弟子侄隔屋連牆,至死不相往來者;有無子而不肯以猶子為後,有多子而不以與其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貧,養親必欲如一,寧棄親而不顧者;有不恤兄弟之貧,葬親必欲均費,寧留喪而不葬者。其事多端,不可概述。亦嘗見有遠識之人,知婦女之不可諫誨,而外與兄弟相愛常不失歡,私救其所急,私周其所乏,不使婦女知之。彼兄弟之貧者,雖深怨其婦女,而重愛其兄弟。至於當分析之際,不敢以貧故而貧愛其兄弟之財者,蓋由見識高遠之人不聽婦女之言,而先施之厚,因以得兄弟之心也。婦女之易生言語者,又多出於婢妾之間。婢妾愚賤,尤無見識,以言他人之短失為忠於主母。若婦女有見識,能一切勿聽,則虛佞之言不復敢進;若聽之信之,從而愛之,則必再言之,又言之。使主母與人遂成深仇,為婢妾者方洋洋得志。非特婢妾為然,仆隸亦多如此。若主翁聽信,則房族、親戚、故舊皆大失歡,而善良之仆佃皆翻致誅責矣。

【譯述】大凡人之家中,如若有子弟或者婦女喜歡搬弄是非的話,那么她們所叫的公爹、公婆、伯父、叔父、妯娌之屬都是因嫁後丈夫的緣由而來,雖然竭力地顯示其親近在稱呼之上,卻並非天然的血親,沒有血緣關係。所以能夠很輕易地割捨恩義,隨隨便便就結下仇怨。除非其丈夫有遠見卓識,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其牽著鼻子走,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家之中的變故,也將要發生了。於是有些親兄弟親子侄隔屋而居,連牆為鄰,卻到死不相往來;有些人沒有子嗣卻不肯過繼其兄弟的兒子為後;又有自己有許多兒子而不願給一個與他兄弟的;有不體恤他兄弟家境窘迫,在奉養雙親時堅持一切用度絕對平攤,否則寧願捨棄父母恩義而不復贍養的;有不體恤他兄弟經濟拮据,在歸葬父母時一定要均攤費用,不然寧可停棺於廳而不讓父母入土為安的。似此之事,猶有許多,不可一一列舉。我也曾經聞見過一些有見識的人,知道婦道之人不可能用言語道理說轉他們,因而在外與兄弟們交往時,常私下裡救濟些財物,使兄弟度過急困,或私下裡施送些東西,使他們得到幫襯。兄弟間相互愛護不失和睦而相安無事,卻又不讓自己的妻子知道。這樣一來,那位較困難的兄弟,雖然內心怨恨兄弟之妻,卻因為敬重愛戴自己的兄弟,到了該分家分財物的時候,也不敢藉口自己貧困而去貪求圖謀他兄弟的財產了。內里原由,怕是那位見識高遠之人不聽信妻子的挑撥離間之辭,而能夠預先厚待自己的兄弟,從而贏得了兄弟的敬重之心吧。婦女當中愛說閒話的,又往往是那些奴婢和妾。奴婢和妾一般都愚笨沒有修養,又沒有見識,喜歡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方式來討主母的歡心。如果主母有見識,能夠做到不聽信閒言碎語,那么奴婢和妾以後也就不敢再在主母的耳邊說別人的壞話了;如果主母聽信這些話,並因此而寵愛進讒言的婢妾,那么這些婢妾日後必定還會嘀嘀咕咕,說個不停。終於使主母與別人結了仇怨,那些婢妾才感到洋洋得意。不僅僅奴婢和妾這樣,其他傭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主人聽信這些讒言,那么就會與本族、親戚、朋友都鬧出矛盾來,那些善良正直的僕人和佃農反而會因為主人聽信讒言而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