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上



蘭芝被休回去之後,殘酷的哥哥要她嫁給太守,當迎娶的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蘭芝、仲卿"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而死。

高明《琵琶記》,塑造了"有情有義,有貞有烈"的趙五娘的形象。

她鼓勵丈夫進京趕考,丈夫走後,再也沒有音訊,孝事公婆的職責落在了她一個人那稚嫩的雙肩上。鄉里又發生災荒,家中已是"瓶無儲粟",一貧如洗,無可奈何之際厚著臉皮,忍著恥辱去借糧。平時,公婆吃米,她吃皮,"糟糠自厭"的苦況恐怕是難以忍受的。當公婆看到她偷偷摸摸吃東西時,以為她一個人吃"獨食",對她大打出手,就是這樣她依然沒有辯白,直等公婆最後發覺。在她的意識里,除一味孝敬公婆之外,不存有對自己的任何尊重意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從來不懷疑什麼,也不辯解什麼。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區,長期流傳著一出民間戲曲二人傳《十二月忙》,描寫了一個農家媳婦一年十二個月都不得閒的生活實際。看過此戲的許多人都會一灑同情之淚。

以上的故事,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事實,婦女需要找回自我。幾千年的封建意識在她們身上已積澱太深,如何覺醒是第一步,醒了之後,路怎樣走,是第二步。

對待家人宜公心

【原文】兄弟子侄同居至於不和,本非大有所爭。由其中有一人設心不公,為己稍重,雖是毫末,必獨取於眾,或眾有所分,在己必欲多得。其他心不能平,遂啟爭端,破盪家產。馴小得而致大患。若知此理,各懷公心,取於私則皆取於私,取於公則皆取於公。眾有所分,雖果實之屬,直不數十金,亦必均平,則亦何爭之有!

【譯述】兄弟子侄生活在一起,產生不和睦的原因,本來就不是因為有什麼大的爭論和意見分歧。大概是由於其中的一兩個人私心太重,缺乏公允,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便是蠅頭小利,也一定要自己單獨攝取,或者有時大家一起分配,他自己一定要比別人多拿一點兒才心理平衡。這樣一來,其他的人心中產生了憤憤不平的感覺。於是會引起爭端,甚而至於傾家蕩產。貪圖小便宜而導致了大的禍患。假如人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各能持有一顆公允之心,該私人出錢的就從私人那裡支取,該公家出錢的就從大家的財物中支取。每個人都能分到相同的東西,即便是果實之類的小東西,價值不過數十文錢,也同樣公平分配,那么有什麼值得爭論的呢?

【評析】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丈夫當從修養身心開始,以天下為己任而完成自已的使命。兄弟子侄同居,貴在持有一顆公允之心,這既是個人修養的一部分,也是用以"齊家"的重要策略,更是展現自己宏才大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在古人眼裡,只有做到"修身"、"齊家",也才能做到"治國"、"平天下",因而也有一句名諺流傳:"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凡大有作為的人都懂得公平的重要性。魏徵是唐太宗手下一名敢於直言進諫的能臣。長樂公主是文德皇后所生,貞觀六年要出嫁,太宗詔令有關部門備辦嫁妝,要超過長公主一倍。魏徵進言說:"從前漢明帝想封賞自己的兒子,他說:'我的兒子哪能等同於先帝的兒子呢?封賞可以是楚王、淮陽王的一半。'前代史書把它做為美談。天子的妹妹是長公主,天子的女兒是公主,既然有'長'字加於前,實在也是因為地位比公主尊貴,感情雖然有不同,禮儀上卻不應該有差別。如果讓公主的聘禮超過長公主,在道理上恐怕說不過去,希望陛下考慮。"太宗以為說得對。公平對於一般普通百姓來說是和家的一種手段。對於堂堂一國之君來說,依然極為重要。因為他要把持的是一國之大家的政局,公平形象的塑造對他日後的權威有直接的影響力。長樂公主與長公主同是太宗的親人,只是太宗對女兒的感情要比對妹妹的感情深,但在禮儀上卻不能感情用事,須持有一顆公允之心。

長幼同居貴和睦

【原文】兄弟子侄同居,長者或恃其長,陵轢卑幼。專用其財,自取溫飽,因而成私。簿書出入不令幼者預知,幼者至不免饑寒,必啟爭端。或長者處事至公,幼者不能承煩,盜取其財,以為不肖之資,尤不能和。若長者總提大綱,幼者分乾細務,長必幼謀,幼必長聽,各盡公心,自然無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