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中



【評析】俗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了錯誤不要緊,關鍵是看一個人對待錯誤的態度怎么樣。有的人"聞過則喜",知錯就改,有的人剛愎自用,不知悔改。遍觀古今,不論開明君主,賢達人士,凡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往往都能知錯必改,而那些文過飾非,不知悔改的人,往往注定要成為失敗者。

楚漢相爭,劉邦的勢力不及項羽強大,但劉邦經過四年奮戰,最後消滅項羽,建立劉漢王朝。劉邦勝利的因素很多,但他知錯就改的精神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劉邦知錯就改的事例很多,聊舉幾例。據《史記》記載,劉邦攻入秦都鹹陽後,看到"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於是就要"留居之"想好好享受一番。如果此時劉邦真的在秦宮室住下來,那他可就犯了嚴重錯誤,因為那樣做他就會失去民心,得不到百姓擁護,讓項羽有隙可乘,如此一來,在楚漢戰爭中失敗的就可能不會是項羽而是他了,然而劉邦必竟有著知錯就改的精神,在樊噲和張良的力勸下,他打消了這個念頭,還軍霸上。後來他以此為藉口,在鴻門宴上指責項羽,說得項羽猶疑不定,從而逃避了一場殺身之禍。

劉邦與酈食其商量如何消弱項羽力量,酈食其勸他刻印授與六國後人,使六國各復其國。張良聞聽此事後,馬上向劉邦陳說了八條不能刻印的理由,條條中肯,劉邦認識到了這種做法的錯誤,馬上"令趣銷印"銷毀了這些印章。

與劉邦相反,項羽就是一個剛愎自用不知改過的人。亞父范增屢次進諫,他都不予採納,最後中了劉邦反間計、讓范增告老還鄉,從而失去了他最重要的一個謀臣。最終導致了他在楚漢戰爭中的失敗。

《論語》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也就是說一個人犯了錯誤如果不求改正,那就真正是犯了錯誤。《論語》中還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是一個極其恰當的比喻,說明了一個極為深刻的道理:一個人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能夠及時改正,那他一樣能愛到大家的敬仰。

少說為佳

【原文】言語簡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譯述】說話簡短並且少言寡語,這樣,對於我來說,可以減少因為言語不周而造成的懊悔;對於別人來說,可以減少對我的怨恨。

【評析】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說話不當產生矛盾的事,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親自經歷過。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把寡言少語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條原則。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口兵誡》說:"我誡於口,惟心之門。毋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毋以多言。"可見人們對言多必失是何等的慎誡。

漢代的開國功臣曾參做丞相時,專愛挑選那些忠厚誠懇、質樸而不善言詞的人做丞相府的屬吏,而打發走那些善於言詞而苛刻嚴峻的人。

漢代另一位開國功臣周勃也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因此漢高祖認為他可以託付大事。他處理政務,召見下屬時總是說:"趣為我語"即"趕快把事情說了"。這位寡言少語的西漢重臣在"誅諸呂"時起了關鍵作用,為西漢王朝的安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漢代名將李廣一生抗擊匈奴,身經七十餘戰,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他治軍有方極受人民愛戴,然而李廣也是一位寡言少語的人,《史記》說他"訥口少言"。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說:"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人們喜歡它們的果實,往不用花言巧語,就會受到別人的敬重。"這句話是對李廣的恰當評價,也是對那些寡言少語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種極高的讚揚。

小人作惡不必諫

【原文】人之出言舉事,能思慮循省,而不幸有失,則在可諫可議之域。至於恣其性情,而妄言妄行,或明知其非而故為之者,是人必挾其凶暴強悍以排人之異己。善處鄉曲者,如見似此之人,非惟不敢諫誨,亦不敢置於言議之間,所以遠侮辱也。嘗見人不忍平昔所厚之人有失,而私納忠言,反為人所怒,曰:"我與汝至相厚,汝亦謗我耶!"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