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中



從唐太宗身上我們也可看到隋煬帝的形象,他不知創業難艱,繼承父位後,面對那么富強的帝國,一味享樂奢華,知道可能滅亡而不思進取。反曰:"好頭顱,誰來砍?"從以上二位二世皇帝身上,我們可以發現,袁氏之言非謬也。

先天不足,後天補之

【原文】人之德性出於天資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習為而補之,則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逕行,故多失。《書》言九德,所謂寬、柔、願、亂、擾、直、簡、剛、強者,天資也;所謂栗、立、恭、敬、毅、溫、廉、塞、義者,習為也。此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也。後世有以性急而佩韋、性緩而佩弦者,亦近此類。雖然,己之所謂偏者,苦不自覺,須詢之他人乃知。

【譯述】人的品德、性格從生下來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學問、修養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用加強學習的辦法來彌補,於是就變成了一個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而被這種不足支配著任意作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許多過失。《尚書》中說有九種德性,即"寬、柔、願、亂、擾、直、簡、剛、強"。這些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溫、廉、塞、義",這些是通過學習而養成的。這就是聖賢之所以能成為聖賢而憑藉的東西。後世有一些有性急毛病的人,就佩帶韋皮,有性緩毛病的則佩帶緊繃的弓箭,也是出於這種原因。即使這樣,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常常因自己無法知道而苦不堪言,必須向他人請教才能知道。

【評析】《論語·選講》第二十二是這樣說的: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謙人,故退之。"

子曰的原因翻譯成白話就是:冉求做事總是退縮向後,所以我要鼓勵他上前;仲由呢,他膽子大,敢作敢為,所以我要壓壓他。

《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孔子壓子路而子路終不改其性。亞父舉玉玦,項王終默然不決。人之天性可盡改乎?雖然如此,君子自當勉力而行。

人各有所長

【原文】人之性行雖有所短,必有所長。與人交遊,若常見其短,而不見其長,則時日不可同處;若常念其長,而不顧其短,雖終身與之交遊可也。【譯述】人的性格、品行中雖然有短處,也一定有長處。與人交往,如果經常注意別人的短處,而無視別人的長處,那么,就連一刻也難以與人相處。相反的,如果常想著別人的長處,而不去計較他的短處,就是一輩子相交下去也能和睦。

【評析】管仲小時候常常跟鮑叔牙一塊遊玩,鮑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家裡窮,常常欺瞞鮑叔,鮑叔始終待管仲很好,不因此而產生齟齬。以後鮑叔投了齊公子小白,管仲投了公子糾。等到小白成了國君桓公,公子糾被殺死,管仲成了階下囚。鮑叔便推薦管仲給桓公。桓公任用了管仲,讓他當宰相。在他的幫助下,齊桓公成為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深深地感激鮑叔說:"我家裡貧窮時,曾與鮑叔一同做買賣,分錢財利潤時常多給自己分,鮑叔不因此而說我貪,知道我家窮。我曾與鮑叔謀劃著名發財,卻因此而更窮,鮑叔不認為我愚笨,知道天時有有利與不利之分。我曾經三次做官又三次被人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好,知道我不遇時。我曾在三次戰鬥中,三次逃走,鮑叔不認為我膽小怯懦,知道我顧念老母親。公子糾奪位失敗後,召忽戰死了,我卻甘受幽囚的侮辱而偷生,鮑叔不認為我無廉恥之心,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不能建功立業名揚天下為恥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子啊!"天下之人不因管仲有才能而更多的讚美他,卻因鮑叔能夠知人而大加頌揚。老子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孔子說:金無赤金,人無完人,俗語說: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愚者千慮,終有一得。平原君卒賴雞鳴狗盜之徒得過城門,又賴彈鋏者,為營三窟而得高枕無憂。由此觀袁氏這段文字,雖無特大新意,終是處己之必備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