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中



俗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因為不敬老而遭受挫折的例子歷史上也很多。秦晉之戰是一次重大戰役,戰前,秦穆公向秦國一個叫蹇叔的老人諮詢。蹇叔說:"勞動軍隊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恐怕不行。軍隊遠征,士卒疲憊,敵國再有所防備,就很難取勝。我看還是不要去了。"穆公不聽,出師東征。蹇叔哭著對主帥孟明說:"孟明啊,我看到軍隊出征,恐怕看不到班師回國了。"秦穆公非常生氣,對蹇叔說:"你知道什麼,我看你早該死了。"然而戰爭發展應驗了蹇叔的話,晉軍在殽擊敗了秦軍。秦穆公後悔當初沒聽蹇叔的話,但也悔之晚矣。

與人交遊,當有分寸

【原文】與人交遊,無問高下,須常和易,不可妄自尊大,修飾邊幅。若言行崖異,則人豈復相近!然又不可太褻狎,樽酒會聚之際,固當歌笑盡歡,恐嘲譏中觸人諱忌,則忿爭興焉。

【譯述】和別人交往,不管對方地位高低,態度上必須平和親切,切不可妄自尊大,講究穿著服飾。如果言談舉止一副高高在上的派頭,那么誰還願意和你接近呢?然而也不能和人過分親近。喝酒聚會的時候,固然應該高歌歡笑,盡情暢飲。但也要說話謹慎,否則,在嘲諷譏刺中觸犯了別人禁忌諱避的事,可能就要引起爭吵了。

【評析】"平等相待"是朋友交往中的一條基本原則。舉止傲慢,妄自尊大的人得不到別人尊敬也交不下真正的朋友。春秋時代的信陵君貴為一國公子卻能禮賢下士,從不以富貴驕人,各方賢才爭相前往歸附,門下食客有三千人。他與候贏的交往更是傳為佳話。

候贏是魏國隱士,年逾七十,家貧,做大梁城門的守門人。信陵君前去請候贏,送他厚禮,候贏不受。一次信陵君設下酒宴,大會賓客。

眾人落座後,公子帶領車騎,空出上座親自去迎候生。候生身穿破衣爛服,毫不謙讓,徑直坐在了上座上。想要藉此來觀察公子的態度。信陵君親自執轡駕車,極其恭敬。候生又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勞駕您去拜訪一下,"信陵君把車趕入市場裡,候生下車找到他的朋友朱亥,兩人站在那裡說了很久,悄悄觀察信陵君,發現信陵君非但沒有生氣,態度還愈加謙和,市人見此情景,都暗罵候生,候生面不改色,登車來到公子家。公子引候生坐到宴席上座,向每一位賓客作介紹。賓客們對公子這種作法感到十分驚訝。在公子敬酒的時候,候生趁機說道:"我不過是一個守門人,您卻親自駕車接我,我想要成就您的美名,所以故意在眾人面前難為你,這樣眾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而你是忠厚長者了。"候生又把他的朋友朱亥推薦給信陵君,信陵君也是以禮相待。後來,信陵君救趙時,候贏為他出謀劃策,朱亥椎殺了晉鄙,奪得軍符,解了邯鄲之圍。信陵君謙恭下士,不以富貴驕人,深得交友之道,值得借鑑。

以才德服人

【原文】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譯述】品行高尚的人自然會受到別人的敬重,不一定他的容貌有多么漂亮,身材有多么高大;才能高超的人自然會受到別人敬服,不一定他的言論有多么高明。

【評析】袁採在這裡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想被人敬服,那么靠修飾容貌,虛飾言詞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對品德才能的培養鍛鍊。古往今來,人民民眾尊重敬仰的,都是有德有才的人。劉備、諸葛亮千百年來受人景仰,因為他們的品德比別人高尚,才能也比別人出眾。劉備為人仁厚,重義氣,自桃園結義後,與關羽,張飛情同手足。對百姓也是滿懷仁愛,兵敗新野後,曹操窮追不捨,他也不肯丟棄百姓,攜民渡江,大得民心。諸葛亮自出茅廬後,一直輔佐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劉備贏得三分天下,後又輔佐少主劉禪,殫精竭慮累死軍中。像劉備、諸葛亮這樣有德有才的人如何不受人景仰呢?

呂布也是三國時代的一員猛將,但這人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最初他認了丁原為義父,在故友李肅的勸說下,他接受了董卓贈給他的赤兔馬,還有黃金明珠等寶物,殺了義父丁原,投奔了董卓。司徒王允為了除掉害國害民的董卓,設下了連環計,先將美女貂嬋許給呂布,然而又將她送給了董卓,呂布和董卓都是好色之徒,呂布眼見將要到手的美女被董卓霸占去了,加上王允和貂嬋從旁挑撥,激怒了呂布這個毫無仁義道德可言的小人,終於對董卓恨之入骨,配合了王允等人的策劃,親手殺了這位他曾認作義父的董卓。後來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圍困,他不聽謀士陳宮和部將的計策,一味貪妻戀子,弄得眾叛親離,曹操水淹下邳城,生擒了呂布。呂布兩次手刃義父,早已落了個無恥惡徒的名聲,連一向仁厚的劉備也不替他求情,終於被曹操斬了首級。有民諺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一表人材,且又武藝高強,只是貪財好色,見利忘義,品德極為低劣,因此,千百年來,成了人所不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