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世范卷中



忠信篤敬,聖人之術

【原文】言忠信,行篤敬,乃聖人教人取重於鄉曲之術。蓋財物交加,不損人而益己,患難之際,不妨人而利己,所謂忠也。不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所謂信也。處事近厚,處心誠實,所謂篤也。禮貌卑下,言辭謙恭,所謂敬也。若能行此,非惟取重於鄉曲,則亦無入而不自得。然敬之一事,於己無損,世人頗能行之,而矯飾假偽,其中心則輕薄,是能敬而不能篤者,君子指為諛佞,鄉人久亦不歸重也。

【譯述】言論講究忠信,行動奉行篤敬,這種原則是聖人教人們如何獲得鄉里人們敬重的方法。不外乎在財物方面,不乾損人利己的事;在關鍵時刻,不乾妨礙別人而方便自己的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忠"。一旦許諾言給人,就是一絲一毫的小事,也一定要有結果;一旦定期有約,就是一時一刻也不耽誤,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信"。待人接物熱情厚道,內心誠實敦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篤"。禮貌謹慎,言辭謙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敬"。如果能夠"言忠信,行篤敬",不僅能得到鄉親的敬重,就是乾任何事都能順利。然而恭敬待人一事,因為對自己毫無損失,世人還能做到。可是如果不能表里如一,表面上待人很好,心中卻輕視鄙薄,這就成了能"敬"而不能"篤"了,君子就會把他稱為諂佞小人。鄉親們久而久之也不會再敬重他。

【評析】周瑜死後,魯肅繼任都督,總統兵馬,魯肅對孫權說:"肅碌碌庸才,誤蒙公瑾重薦,其實不稱所職。願舉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謹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在海南,何不重用?"權聞言大喜,便問此人姓名。肅曰:"此人乃襄陽人,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

權曰:"孤亦聞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即可請來相見。"於是魯肅邀請龐統入見孫權。施禮畢,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問曰:"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乃謂統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統長嘆一聲而出。魯肅曰:"主公何不用龐士元?"權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肅曰:"赤壁鏖兵之時,此人曾獻連環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權曰:"此時乃曹操自欲釘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魯肅出謂龐統曰:"非肅不薦足下,奈吳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統低頭長嘆不語。肅曰:"公莫非無意於吳中乎?"統不答。肅曰:"公抱匡濟之才,何往不利?可實對肅言,將欲何往?"統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肅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荊州投劉皇叔,必然重用。"統曰:"統意實欲如此,前言戲耳。"肅乃薦書劉備。

門吏傳報:"江南名士龐統,特來相投。"玄德久聞統名,便教請入相見。統見玄德,長揖不拜。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亦不悅,乃向統曰:"足下遠來不易?"統不拿出魯肅、孔明書投呈,但答曰:"聞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玄德曰:"荊楚稍稍定,苦無閒職;此去東北一百三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宰,屈公任之。如後有缺,卻當重用。"統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學動之,見孔明不在,只得勉強相辭而去。統到耒陽縣,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一應錢糧訴訟,並不理會。有人報知玄德,言統將耒陽縣事盡廢。玄德怒曰:"豎儒焉敢亂吾法度!"遂喚張飛,引從人去荊南諸縣巡視。若不是龐統稍展才學,張飛嘆服,玄德只能與大賢失之交臂了。

辛棄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是說孫仲謀年少即領江東,乃一世英雄。諸葛亮言劉皇叔仁義著於四海,是說劉玄德心懷仁德,乃人中龍鳳。然而俱以貌取士,虛有其表,空著其名,反不如魯肅、孔明知人容人。

魯肅薦書說:龐士元非百里之才。。如以貌取人,恐負所學,終為他人所用。孔明說:大賢若處小任,往往以酒糊塗,倦於視事。孫權、劉備當是袁采所說"敬而不能篤者"。